首頁 歷史

銳士天下

前傳 第六節(jié) 浴血 強軍

銳士天下 我不是登徒子 4798 2019-03-08 03:31:10

  大秦帝國恒山郡以南

  熱鍋上螞蟻一樣焦躁不安的的李末終于等來了久侯的援兵:十幾名騎士押解著的整整三輛滿載燈油的大車.....

  這里的峽谷兩側(cè)山崖高度大約十幾丈崖壁并不是很陡峭,平常人要是稍微花點時間也能勉強攀爬上去,但要是想讓三千大軍短時間內(nèi)集體翻山而過卻真的是異想天開了。而且峽谷雖不是很高但長度卻有大約五里,山谷里面路面崎嶇不平不說山谷入口處還狹窄無比只能勉強讓不到十個人并肩通過。這樣的狹窄環(huán)境讓人數(shù)眾多的衡山郡兵不僅沒辦法發(fā)揮兵力優(yōu)勢,還要處處小心提防防止進攻的時候自相踩踏誤傷自己人。反倒是鐵鷹銳士,雖然只有區(qū)區(qū)三十多人,卻占盡了地利優(yōu)勢,可以放手施展沒有任何估計。所以雙方交戰(zhàn)以來,=三十八名鐵鷹銳士以八人陣亡為代價,不僅把三千郡兵拖在這里一個多時辰,還殺傷恒山郡兵四百多人可謂是戰(zhàn)果豐厚。而就在這時因為行動遲緩所以落在李末大軍后面十幾里外的三輛大車終于姍姍來遲,焦頭爛額的李末終于可以長舒一口氣了。

  剛開始的時候因為事發(fā)倉促再加上郡守的掣肘,導(dǎo)致李末麾下的郡兵軍備不齊,隨身只攜帶了日常用的長戈短刀皮甲藤牌,所以當李末奉命率軍攔截司馬戎一行的時候他唯一能憑借手段便是以眾凌寡。但是鐵鷹銳士畢竟不是浪得虛名,司馬戎所部和李末郡兵一照面短暫交手之后就帶給了恒山郡兵重大的傷亡。后來司馬戎留下大半所部銳士據(jù)險而守遲滯李末追兵,他本人則率十余騎一路狂奔繼續(xù)北上。直接面對兵甲犀利悍勇卓絕的幾十名銳士,手中軍器匱乏又因為不占地理優(yōu)勢沒法全力以赴的李末唯一的辦法只能靠麾下士卒的人多勢眾,可一個多時辰下來損兵折將不說還收效甚微。這個時候的他簡直是郁悶之極。不過話說回來,李末畢竟也是多年領(lǐng)兵之人,剛出發(fā)的時候就派人去郡府的庫房提出了庫存的五十桶燈油。本來攜帶這五十桶燈油只是李末無奈之下的臨時起來,誰料到這個時候卻成了李末無計可施之下最后的救命稻草;

  自古以來火攻是領(lǐng)軍之人常用的攻擊手段,用火攻敵不僅手段簡便成果斐然而且常常可以出其不意扭轉(zhuǎn)戰(zhàn)局,這個時候使用火攻卻成了騎虎難下處境尷尬的李末的破釜沉舟之舉??粗鴰资け鴶y帶燈油攀著山壁蜿蜒而上,李末終于可以稍稍平緩了胸中的郁悶.......

  谷口之中

  兜鍪頂上綴著紅羽的燕洵這會兒正注視著谷口之外的恒山郡兵,眼中一絲焦慮一掠而過,這兩天發(fā)生的一堆事情也開始慢慢理出頭緒:

  兩日之前傍晚時分,本應(yīng)隨駕侍衛(wèi)的副尉司馬戎突然留下大部銳士,僅僅只帶自己一隊人馬匆匆離開陛下巡游車隊向北境進發(fā)。出發(fā)之前司馬副尉特意囑咐留守幾名隊率小心戒備,若有異常之事發(fā)生而陛下無親口諭旨則各隊率必須約束麾下謹遵銳士鐵律執(zhí)行。雖然司馬副尉語焉不詳,但久經(jīng)沙場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各位隊率卻敏銳覺察定有大事發(fā)生,因此留守眾人領(lǐng)命之后皆約束部眾小心從事,而自己則帶領(lǐng)本隊銳士五十人緊隨司馬副尉連夜離營北上。

  對于鐵鷹銳士而言無論是遠赴邊關(guān)緊急探查軍情或是雷霆掃穴清掃叛逆因為大多都是絕密要事事先毫無預(yù)兆可言,因此眾人對于此類事發(fā)突然的臨時調(diào)派本應(yīng)早已習(xí)以為常,但是此次身為隊率的燕洵心中卻是隱隱之中覺得心中忐忑。作為鐵鷹銳士正副首領(lǐng)必須有一人隨時守衛(wèi)陛下乃鐵鷹銳士鐵律,所以平日里無論事態(tài)如何緊急也不過是身為銳士首領(lǐng)的郎中趙起親自率隊出發(fā),而身為副尉的司馬戎必定留守禁中衛(wèi)侍陛下,多年以來從無例外。而今日毫無征兆之下陛下打破鐵律竟然親諭調(diào)派留守的銳士副首領(lǐng)緊急外出,實在是自先王創(chuàng)建鐵鷹銳士以來的首次破例,因此事態(tài)之嚴重可想而知。身為銳士,不僅需要武藝卓絕忠貞不二,更需要心智超群思維敏銳,因此身居隊率之職率領(lǐng)五十銳士的燕洵自然不是泛泛之輩。

  近些時日陛下巡游車隊中便有傳言,只說陛下身染沉疴似有不妥,但眾近衛(wèi)文武大臣卻大多緘口不言。鐵鷹銳士雖是貼身扈從,但近日陛下只在鑾車中視事從不下車,因此只有寥寥幾位得召面君的近侍重臣熟知內(nèi)情,而即使身為銳士隊率的燕洵也是所知寥寥。但是常有人言:“空穴來風(fēng)必有緣由”,既然傳言已起自然必有緣故,想來陛下身染重疾之事定是有的,這樣一來陛下對司馬副尉的此番派遣看來其中也是非比尋常!燕洵當時心中便已對此事有所猜測。而今日晨時自己一行人所遭遇變故也使得這種猜測得到印證。

  兩日前連夜出發(fā)的一行人今日晨時堪堪抵達恒山郡境內(nèi),突然之間恒山郡兵自路邊殺出,為首之人自稱恒山郡郡尉李末,乃是奉丞相李斯之命使司馬戎折返。銳士副尉司馬戎大怒,放言鐵鷹銳士只奉欽命只認鷹符,區(qū)區(qū)李末竟然不自量力?況且自己乃奉陛下親諭,即便是丞相李斯也無權(quán)更改!

  在燕洵看來鐵鷹銳士奉諭旨行事一向肆無忌憚無人敢擋,若是平時說不得司馬戎便會將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的區(qū)區(qū)郡尉斬于刀下以儆效尤,但是眼下卻顯然是有要緊事務(wù)在身顧不得糾纏,話剛說完便要強行離去。而李末此時竟然詐稱司馬戎圖謀不軌令恒山郡兵強行捉拿,更為詭異的是恒山郡兵不知為何竟然無視銳士之威名悍然主動發(fā)起攻擊......雖然這些不過尋??けσ唤皇直銚p失慘重,但身為郡尉竟然無陛下虎符便敢冒誅族風(fēng)險調(diào)集郡兵攔截銳士副尉司馬戎、主動攻擊鐵鷹銳士......想到此處燕洵心中驚駭已如巨浪滔天久久不能平靜。

  因為事態(tài)緊急,強行沖開攔截的司馬戎顧不得糾纏奪路便走,率領(lǐng)眾人奔行十余里后便來到這峽谷之前。眼見谷口地勢特殊,經(jīng)驗豐富的司馬戎立時召集眾人:“事發(fā)突然,某無暇細說,此時唯有一言”言語之間臉色凝重。眾人聽罷無人言語,只右拳橫胸凝神聽令??吹么颂?,司馬戎眼中稍露滿意,繼而繼續(xù)說著:“此行乃陛下親命,事關(guān)帝國未來!故而不惜一切需立時北上面見郎中。恒山郡郡尉竟然敢無虎符而聚亂兵行此不臣之舉背后定有指使,吾等雖強行突圍但其所謀甚大定不會罷休,此時必銜尾追擊想來不出兩刻便能抵達此處...”說道這里掃視眾人

  此時百戰(zhàn)沙場的眾銳士心中已有計較,不待司馬戎說完齊聲應(yīng)和:“謹遵副尉號令”

  司馬戎眼中復(fù)雜之情一閃而逝毫不遲疑下令:“某帶一伙繼續(xù)北上,隊率燕洵率其余人留下阻敵....”口氣稍稍一頓:“.......不惜一切.......”話中未言明需要抵擋多久,可聽令眾人心中卻似明鏡——“戰(zhàn)至最后一人方休!”

  燕洵等人聞聽此令卻無人動容,仿佛生死之事不過談笑耳,不約而同齊齊右拳叩擊胸甲躬身應(yīng)到:

  “呵”

  令畢,司馬戎率先撥馬便行一伙十二騎隨后跟上。眼見便進入谷口司馬戎勒馬止步,調(diào)轉(zhuǎn)馬頭凝視燕洵等人片刻然后摘下兜鍪微微垂首,身后一伙銳士也摘下兜鍪右拳撫胸垂首不語。

  驀地,燕洵等人齊聲回應(yīng):“鐵鷹銳士,有我無敵!”

  回音陣陣之中.....一行騎兵漸行漸遠.......

  .

  .......想到這些燕洵的思緒因為戰(zhàn)局的變化慢慢回到現(xiàn)實..........

  這個時候的峽谷里烈焰滔天。攀巖而上到達峽谷頂端的幾十個郡兵不停的將手中燈油向山谷里傾瀉,大量的燈油助長著火勢炙烤著崖壁,爆裂的火焰讓里恍如煉獄....灼熱的高溫侵襲之下讓崖頂?shù)箍諢粲偷目け稼s緊走遠避開.......

  在李末看來使用火攻并不能徹底消滅眼前幾十名銳士,因為烈焰雖猛但沒法燃盡整個峽谷,要是幾十銳士眼見事不可為肯定趁火勢剛燒起來就退到峽谷深處退避。但是這樣一來李末便可借機趁勢跟進,然后循環(huán)反復(fù)把幾十名銳士步步逼退。這樣半個時辰自己麾下就可以通過這個狹長山谷。等到了對面廣闊地形,那這鐵鷹銳士就有法子對付了。畢竟自己首要任務(wù)是攔截司馬戎和他身上的東西,殲滅這些銳士不是目的。到時只需要留下一部人馬糾纏這幾十名銳士,自己就可以帶大隊人馬追擊司馬戎了!想到這里李末眼睛死定著谷口熊熊烈火,心里面已經(jīng)是智珠在握了。

  突然之間變故驟起

  隨著鐵甲之聲錚錚作響,一陣齊整而密集的踏步之聲漸漸近前,峽谷里面一片紅云飄然而出.....

  “凡天下軍伍,列陣而行為戰(zhàn)陣首要,陣列緊密、行止有度,聞鼓而進鳴金而退是為必須。旗號不明、調(diào)動不及、軍容不整是對敵大忌。”

  只要是臨戰(zhàn)對敵,軍陣隊列行動之間無論進退都需要循序漸進彼此照應(yīng),不然一旦節(jié)奏混亂隊列之間就會嚴重脫節(jié)讓敵人有機可乘。所以軍隊進攻時候通常是結(jié)陣緩步慢行,這樣可以防止步調(diào)不一打亂陣列。但這個時候從谷口沖出來的軍陣卻是速度極快??諝庵猩窔舛溉欢?,腳下土地略略有些顫抖,座下戰(zhàn)馬開始焦躁不安——不過三十余眾,威勢竟至如斯!

  “鋒矢陣?。俊?p>  李末眼角抽搐,太過讓人意外。這些銳士不但沒有按他的計劃避開烈焰退進谷里,反倒出來準備用鋒矢陣強行破襲?看到這個狀況李末瞬息之間滿心感慨:“不虧為天下強軍,能臨危不亂不說,轉(zhuǎn)瞬間便能當機立斷以進為退,舍身御敵!”想這里雖然雙方立場勢同水火,但同樣為大秦軍人自己也不得不衷心嘆服!

  ............燕洵此刻手持鐵盾站在陣列最前,身后的同袍鐵盾豎起相連,遠遠看上去就像巨大的鋼鐵箭頭。隨著三十名銳士快步疾奔,五十步距離轉(zhuǎn)瞬即逝:

  “落馬!”

  隨著燕洵一聲大喝,整個鋒矢陣略微一頓,立馬三十柄投槍如浪打堤岸破空而出,由于雙方交手以來損耗太多,這時候銳士手中弩箭早已經(jīng)消耗殆盡,而這波投槍也就成了最后的絕唱。李末部下大多都是步卒,而騎兵則連貼身的親兵在內(nèi)不過五十多人,這時銳士最大強敵就是這五十騎兵,理所應(yīng)當這些人就成為了首要打擊目標!

  “啊啊啊........”痛呼之聲不絕于耳

  “砰砰砰.......”落馬身影絡(luò)繹不絕

  一波投槍灑下,一半的騎兵轉(zhuǎn)眼就翻身落馬,其中不少是身穿鐵甲的李末親衛(wèi)。

  “前進!”

  燕洵口令果決!

  槍雨方歇,鋒矢陣已經(jīng)沖入谷口前郡兵陣列“碰碰碰......”撞擊之聲過后,鋒矢陣如刀切斧剁嵌入郡兵軍陣之中!

  “推盾抵擋、揮刀劈砍、收盾回防、收刀蓄力。再次推盾、再劈砍、再收盾、、、、”動作一氣呵成,三十名銳士動作嫻熟收割人命如割草芥!

  武林高手交手無非比的是招式純熟、功力精湛。大家交手時各顯本領(lǐng),靠精湛功力和豐富經(jīng)驗見招拆招,先試探虛實再尋找破綻。然而沙場搏命毫無技巧可言,刀劈槍刺講究的乃是效率和精準。千萬人共進共退,戰(zhàn)陣之上槍林箭雨,要是如武林高手一般還需考慮招式思考對方破綻,恐怕轉(zhuǎn)瞬之間就會死于千刀萬槍之下。所以任你平時身手如何高超,沙場之上只有互相配合舉止一致才有望活到最后。普通的鐵鷹銳士自幼就有禁中高手指教武藝個個身手高絕,要是與江湖人士交手過招最起碼也能以一抵十,而身為各隊率的燕洵更算得上其中佼佼者,雖然遠不及號稱百人斬千人敵的銳士副尉司馬戎,更沒法比傳說中神秘莫測的首領(lǐng)趙起,但相對常人已是堪稱非人了。但此刻,身為隊率的燕洵儼然只是陣中普通一卒!

  “推盾、劈砍、收盾、蓄力.......”動作周而復(fù)始,整個陣型整齊劃一連綿不絕!

  “殺.....”

  吶喊聲中涌動的卻是兩千多恒山郡兵,整個時候在人海中奮力前進的鋒矢陣依然默不作聲,只有依舊沉穩(wěn)的腳步聲和鐵甲鏗鏘之音。三十人的鋒矢陣,投入茫茫兩千人海中,如同投石入河,瞬間便湮滅其中.......金鐵交鳴、人浪翻滾之間,血流漂杵、、、、、、

  整整一炷香后

  “前進.......”

  命令依舊果決,但是聲音已經(jīng)明顯嘶啞。這個時候三十個人的鋒矢陣早就已經(jīng)漸漸萎縮越來越小,陣型前進的時候早就已經(jīng)步履蹣跚,燕洵身后只剩下寥寥五個人.......,每個人身上鐵甲早就支離破碎,渾身浴血面目全非,身后一路上尸橫片野.....雖然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但鐵鷹銳士依然有進無退.....

  場外的李末這時候正默然而立,剛才那一波槍雨幾乎讓他立斃當場,要不是貼身近衛(wèi)舍身相救他早就被破空而來的投槍當胸穿透了,雖然逃過一劫,但他的坐騎卻被投槍牢牢釘在地上已經(jīng)氣絕而亡了。

  一炷香的時間,三十名銳士硬是在兩千多郡兵的密集軍陣中前進了五十步,而恒山郡兵這時尸積如山死傷已有五百多人。雖然表面情勢看上去是對方在苦苦苦苦掙命而己方勝券在握,但李末心知肚明:雖然尚有近兩千步卒,但士卒膽氣已喪,恒山郡兵不堪再用......大事休亦!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