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銳士天下

第一章 第十節(jié) 宣仁天下的的仁宗

銳士天下 我不是登徒子 3201 2019-03-31 18:13:15

  圣唐帝國帝都長安城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云裘。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一百年前圣唐帝國太祖皇帝李炎率大軍直下函谷關,然后以長安城為大本營揮軍直指大秦帝都咸陽。秦三世子嬰披發(fā)赤足身著白衣率大秦文武百官出城而降,自此大秦帝國三世而亡。之后太祖皇帝有意仍舊以咸陽為圣唐帝都,但是當時的帝國重臣都紛紛反對,理由就是前朝大秦三世而亡舊都城用之不祥,所以圣唐太祖李炎只能決定將帝國都城設立在已經頗有規(guī)模的長安城。

  此后一百年里,長安城在原有基礎上數(shù)次擴建,如今長安城以朱雀大街為界分成東城萬年縣、西城長安縣,這兩縣各自下轄五十五坊。因為萬年縣下轄的曲江池為大內禁苑占有兩坊之地所以實際下轄五十三坊,因此長安城對應一百零八星宿的一百零八坊漸成常例。

  長安城北大明宮,帝國皇家大內禁宮。如今這里的主人就是圣唐帝國第四位皇帝仁宗李純。十一年前世宗弘道三十三年,前帝國太子李治、成王李景、梁王李瑞趁著當時的世宗皇帝李宏突然重病昏迷發(fā)動了兵變。前太子急于上位于是決定陰謀逼宮,成王、梁王則趁機試圖聯(lián)手推翻太子而興兵作亂。當時一直默默無聞的四皇子李純打著勤王保駕的旗號聯(lián)手幾名軍中大將,在三方打的精疲力盡之時坐收漁翁之利控制了世宗所在的大明宮,此事以后前太子被廢自縊,成王梁王也被削去王爵幽閉終生,李純順利坐上太子之位直至在四年之后登基為帝,這一連串的變故可謂華麗大逆襲至今被人津津樂道。

  “圣人,承慶殿那里派人傳話來說太后娘娘似有事請圣人前往....”皇帝的貼身太監(jiān)總管、內侍省大太監(jiān)魚承恩正跪在御案之前低聲稟告。

  “哦?可知道是什么事情?”御案后面埋頭批閱奏折的仁宗皇帝輕輕抬起頭來詢問魚承恩,他的表情很是淡然只有眼底深處隱藏著一絲絲的不耐煩。

  “回圣人,仆也不是很清楚,只是聽說似乎是昨日康寧侯張德的夫人進宮給太后問安來著....”魚承恩低頭回稟。

  “呵呵,是么,朕的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倒是和太后走的親近的很呢,這三天兩頭讓自己的夫人進宮給太后問安真是有心了,也難怪,畢竟是骨肉至親么....”仁宗微微一笑,口中說的輕松,只是眼里的不耐煩開始變得陰森。

  魚承恩不敢多話,只是低聲說:“聽宮中小火者傳話說昨日康寧侯夫人走后太后娘娘似乎很是不快,砸碎了波斯進宮的琉璃盞又杖斃了一個貼身侍候的宮女...”

  李純心中一時了然,只是淡淡的說:“定是那宮女伺候太后不甚用心惹惱了母后,既然人已經死了就算了,不要牽連家人。對待宮人還是要多加仁愛,有錯懲戒就好莫要任意株連了?!?p>  魚承恩趕緊施禮:“圣人仁德天下皆知”

  李純擺擺手,看看御案上的奏折嘆了口氣:“既然母后相召,那朕就不能耽擱太久讓她老人家久侯。擺駕吧?!闭f完之后李純離開御案向門口走去,魚承恩趕緊隨后跟上....

  大明宮中皇帝起居作息常在紫宸殿中,而作為內宮女主人的皇后則在清寧宮居住,可是如今帝國內宮卻有著名義上的三位女主人,所以這怎么住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身為內宮之中資格最老地位最高的太皇太后呂氏乃是太宗皇帝李秀的皇后,也是如今仁宗皇帝李純的親祖母,所以她當仍不讓的居住在幾十年都沒有挪地方的清寧宮。至于如今的皇帝嫡母太后張氏則繼承了婆媳之間紛爭不斷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離開大明宮住進了太極宮中的承慶殿。最后當今皇帝的正宮皇后陳氏也同樣因為婆媳問題的傳統(tǒng),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避開了尊貴的太后娘娘,住在了大明宮中離清寧宮最近的蓬萊殿。

  “兒臣給母后問安”承慶殿中李純畢恭畢敬的向太后張氏施禮親切的問候著。這個時候年近六十仍然氣度華貴的太后張氏正高坐臥榻心安理得的接受著仁宗皇帝的問安。

  “皇帝起來吧”張氏淡淡的說著。隨著李純站起身來,身邊跟著伏身扣首的魚承恩趕緊也從地上爬起來給李純搬來繡墩讓他坐下。

  “皇帝近來忙于朝政,倒是少在哀家這里走動了”張氏先聲奪人,一開口就給了皇帝一個下馬威。

  李純趕緊欠身:“近來國事繁雜,西北東北又愈發(fā)不穩(wěn),朝廷正在調集兵力前往邊境備患。確實是兒臣孝道有缺了。請母后責罰”話雖然這么說,可仁宗的臉上并沒有太多的歉疚之色,反倒是一臉平靜。聽到李純的言不由衷,太后張氏心中越發(fā)不滿,只是不好當場發(fā)作只是冷冷的哼了一聲,然后直入主題:“哀家聽說最近盛傳朝廷準備新置淮南鎮(zhèn),可有此事?”

  李純絲毫不覺得意外,來這里之前他就早就心知肚明張氏尋他前來肯定是為了這個事情。太后張氏作為如今河東軍節(jié)度使張玉的胞妹,一直以來都明里暗里為張家攬權,先是一力堅持讓有所謂從龍之功的張玉頂替了當初的帝國元老、撫遠侯方伯謙出任了河東軍節(jié)度使,然后又暗中謀劃逼李純廢除了原來的皇后方氏,最后導致方氏的嫡子大皇子李乾憤而自殺,方氏的生父方伯謙郁郁而終。如今張玉已經開府建牙很久了,帝國九大軍鎮(zhèn)中的河東軍也已經變成了張家的私軍,這幾年朝廷早就拿聽調不聽宣的河東軍無可奈何,只是希望通過權力制衡平衡軍方的勢力不再讓河東軍繼續(xù)一家獨大。

  “母后有所不知,這些年嶺南和劍南兩鎮(zhèn)早就不堪使用,雖然南疆近來局勢尚算平靜,但是這兩個軍鎮(zhèn)長期名存實亡實在太過危險,若是東南西南同時有變,南詔和大楚聯(lián)軍就會渡過漢水直接抵近中原腹地了?!崩罴冞@話底氣十足,理由非常充分。

  “那為何不選派朝中宿將實領兩鎮(zhèn)節(jié)度使重建嶺南、劍南兩軍?非要新設淮南鎮(zhèn)讓皇甫信領軍?而且還給了他開府建牙的權利?這不是坐視東南半壁成為國中之國么?”張氏語氣冰冷,措辭強硬。

  李純躬身回答:“母后有所不知,這嶺南、劍南兩鎮(zhèn)早就糜爛不堪,不是重新選派節(jié)度使就能重建的。這次新建淮南軍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南境邊患,雖然淮南離兩鎮(zhèn)距離較遠,比不上直接從南方各道直接補給,可是淮南軍之后是以漢江、東海兩大水師為主,可以通過漢江水路進行支援這比走南方山路要來的便捷。況且淮南比較富庶又少有邊患,是最為合適的選擇”停了一下,李純瞄了一眼臉色很是難看的張氏又繼續(xù)說理由:

  “雖然朝廷有意許給皇甫信開府建牙,但是這也是方便他更好的調配淮南各道以及兩大水師,兩大水師本來就是以舟船為主只有少量陸營,相比其他軍鎮(zhèn)畢竟缺少了太多的騎兵和步卒,況且他是水師將領不善陸戰(zhàn),所以就算是讓他開府也不會有太多后患?!闭f到這里,李純心里一陣腹誹:“河東軍有馬步軍近九萬之眾還有著數(shù)量龐大的精銳騎兵,而漢江、東海的兵力加起來雖然也有十多萬可是大多數(shù)都是戰(zhàn)船上的水軍,陸營步卒加起來都不到四萬更沒有騎兵,再說淮南軍也只是抽調兩大水師中的一部分組建?;矢π啪退惆鸦茨宪娮兂煞?zhèn)總也比你張家如今對帝國中樞造成的壓力大吧?”

  太后張氏被李純的理由堵的啞口無言,昨日她二哥張德派自己夫人進宮傳信兒,說是近來皇帝有意新設軍鎮(zhèn)以制衡河東,怕是對張家不利。聽到這話張氏頓時火冒三丈,她一向自詡對當今的仁宗皇帝有扶立的大恩,若不是當年自己親下懿旨調動了當時手握上萬大軍的大哥張玉跟著李純進宮勤王,哪里來的今天的仁宗皇帝。在她看來,自己這個皇帝兒子就該對她的話奉為圭臬言聽計從,可是隨著李純的登基事情漸漸的開始脫離她的掌控,尤其這幾年這個仁宗皇帝已經明里暗里開始和自己對著干就差徹底撕破臉了。

  李純先是把南宮勝送到朔方當了節(jié)度使,然后又給了他開府的權利把朔方也變成了和河東一樣的藩鎮(zhèn)互相打擂臺,再后來又把她二哥張德明升暗降從一個掌握實權的金吾衛(wèi)衛(wèi)將軍調到了監(jiān)門衛(wèi)當了大將軍。雖然看上去是升了官,可是金吾衛(wèi)衛(wèi)本來是皇家近衛(wèi)對其他各衛(wèi)的軍紀有監(jiān)督之權,而衛(wèi)里的兩個將軍也是實實在在掌握軍隊兵權在手的。而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聽上去很好聽品階也高過了金吾衛(wèi)衛(wèi)將軍,可是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只是個虛職,是給勛貴大將抬高品階彰顯身份的,而監(jiān)門衛(wèi)平時只是負責看守巡視內城各個城門,實際上就是負責看守門戶的。這樣一來就相當于用一個名不副實的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換取了張德手中實際掌握的一大部分金吾衛(wèi)的軍權。

  “呵呵,事事周詳面面俱到,皇帝果然好算計,哀家真欣慰啊”太后牙齒縫里擠出來一陣言不由衷的夸獎。

  “多謝母后謬贊,兒臣這也是從母后這里獲益甚多,這都是母后教導的好”李純趕緊謙虛。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