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節(jié)、比武開始
第三百零七節(jié)、比武開始
本來鄭凱是很聽話的一個人。
很聽班長的話的。
新兵的時候,大家都這樣。
班長一個吩咐,那多多少少是要執(zhí)行的。
劉愛南的樣子,確實可以讓鄭凱放棄這次比武。
但是領(lǐng)導不讓。
用領(lǐng)導的話說“你都三棲精兵了,你還跟這些人鬧什么?”
“如果我們陡然遇到強大的敵人,難道我們就要退縮嗎?”
“誰能說,這個世界發(fā)生的任何事情會給人留有準備時間?”
“誰能保證我們是在完全準備好練好的狀態(tài)下上戰(zhàn)場?”
“對戰(zhàn)冠軍是鄭凱運氣不好,但誰能說沒有一點好運呢?”
福禍相依論了屬于。
確實是福禍相依了。
若是鄭凱輸了,也沒有什么可丟人的。
畢竟一個新兵對戰(zhàn)老班長,輸了,也不會造成什么心理障礙。
但若鄭凱僥幸贏了呢?
那不是一炮而紅?
其實鄭凱有勇氣對敵的那一刻已經(jīng)紅了。
發(fā)生這樣的事情,誰能沒有印象?
挑戰(zhàn)最強者的事情,經(jīng)常發(fā)生。
那些旗鼓相當?shù)娜嘶咀屓藳]有什么印象。
但是一個看著最弱的人挑戰(zhàn)最強的人,那多少都會給人留下印象。
誰還沒有一點幻想?
“班長好。”
比賽開始了。
鄭凱很禮貌的問好。
禮節(jié)禮貌這個東西可是中華美德,優(yōu)良傳統(tǒng),不可忘了。
“第一次?”
“是的,班長,我以前沒有參加過比武?!?p> “新兵參加比武,這種事情還是第一次,你是怎么有勇氣參加的?”
“報告班長,我也沒有勇氣,是大家推薦我來的?!?p> “以前練過?”
“沒有,我是高中畢業(yè)之后當兵的?!?p> “武校?”
這件事情確實讓大家很費解。
鄭凱僅僅是練了幾個月而已。
都已經(jīng)說了是高中畢業(yè),怎么有些人總是會下意識的想著是什么原因。
“普通高校?!?p> “普通高校?”
“對啊,班長,你看我哪里像練過武的?”
“那他們?yōu)槭裁赐扑]你過來?”
“可能是想看我笑話吧。”
鄭凱說著的同時還表示出了自嘲。
自嘲只是表象,在內(nèi)心里希望著一些事情。
這些事情,說出來就不好聽了。
不好說,不好聽。
只是這個姿態(tài)確實有點那個啥了。
是不是有點太卑微了?
好像是這樣。
不然找不出其他的詞語來形容此刻的鄭凱的樣子。
“哼,剛剛劉愛南是不是說要和你調(diào)換一下的?”
“啊?”
“剛剛聽說和我對戰(zhàn)的是一名新兵,我還在納悶了,怎么現(xiàn)在真的是新兵?”
這話是說給鄭凱聽的嗎?
怎么感覺不是說給鄭凱聽的?
你這是要搞那樣啊?
對戰(zhàn)新兵這個事情讓人很無語嗎?
現(xiàn)在回頭想想這個事情,確實讓人無語了。
哪里有新兵這個勇的?
沒有。
鄭凱只是一個例外。
看著班長說著話,鄭凱感覺自己真的是來打醬油的了。
“這事我說了不算???不是,班長,我是來學習的,見識一下場面,這么不待見我嗎?”
鄭凱這是在示弱。
示弱,說起來不好聽。
換個說法,鄭凱在擺正心態(tài)。
抱著學習的態(tài)度來學習的。
是來觀摩的。
輸贏不重要。
什么輸贏,哪有什么輸贏。
是來學習的!
“不是不待見你,我是想著你們單位沒有血性了嗎?怎么連比武都不敢參加?”
“不對吧?班長,剛剛可是有人想要換我的?!?p> “那怎么又不換了?”
“這不是已經(jīng)開始了嗎?”
“開始了嗎?我允許你們換人。”
這是完全沒有拿正眼看待鄭凱!
但鄭凱好像完全沒有表情變化的樣子。
“放心好了,后面的比賽有的是人?!?p> 用卑微的語氣,說著倔強的話。
意思就是你不要想著這一場怎么變換人員了。
打敗我,在接下來的比賽,有的是人。
不用考慮身份的事情。
總之就一個意思,打我!
這是什么變態(tài)思想?
明知不可為,依然要為。
不對!
誰說不可為?
全世界都說不行,那也不能放棄。
絕處逢生,絕地反擊,也不是沒有。
雖然此時此刻的場景多少有點不一樣,但是這種幻想還是有的。
“那就趕緊比賽吧。”
“好的班長。”
“禮~”
“我猜你撐不過一分鐘。”
“謝謝班長厚愛,給我一分鐘。”
說完,班長就是一個鞭腿。
絕對是下意識的動作。
班長比鄭凱高。
高只是一方面。
更主要的是一方面是,這位班長的氣勢比鄭凱高的非常明顯。
班長都不愿意出手了。
直接就是一記鞭腿。
這一招本來是沒有破綻的。
但是班長有點看不上鄭凱,沒有用出全力。
讓鄭凱給躲過去了。
往后撤,也是鄭凱的下意識反應。
反應動作過后,鄭凱就后悔了。
剛剛明明可以直接攻上去的。
怎么就想著后退呢?
鄭凱確實后悔了。
剛剛?cè)羰且粋€前邁,猛的用力蹬出去,班長絕對是被踹飛了。
可惜沒有后悔藥啊。
時光不能停留。
也不會倒流。
在過去的時間里,沒有思考到,沒有意識到,那就是遺憾。
別想著為什么剛剛沒有這么做。
也別想著自責了。
因為還有更嚴肅的事情要發(fā)生了。
班長的一記鞭腿過后,就來了一個連環(huán)踢。
又是毫無破綻,動作相當連貫。
這個動作要是鄭凱來做的話,絕對不是這個樣子。
能不能連貫是一方面。
主要的是轉(zhuǎn)體這個姿勢,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畢竟這個要爆發(fā)出腰部的力量。
在第一次鞭腿的時候,鄭凱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后退不是軍人的作風。
我們要勇往直前!
面對往后的挑戰(zhàn),我們不能撤退!
必須要上!
剛剛要是上的話,必然會把班長踹飛,必然會贏得一分。
必然會展示自己的骨氣。
這么一退叫什么?
不管是氣勢上,還是心靈上,都輸了,不能退!
沒有撤退一說!
必須上!
不上怎么會有機會呢?
不上怎么可能會贏呢?
穩(wěn)住!
啪!
第二記鞭腿結(jié)結(jié)實實的被鄭凱擋住了。
還好鄭凱做好了應對姿勢。
沒有被踢倒。
底盤很穩(wěn),姿勢很穩(wěn)。
不擔心,問題不大。
鄭凱眼疾手快,迅速做出決斷。
右手迅速抓住班長的左手。
手指猛然用力。
至于用了多大的力,誰也不知道。
鄭凱是用了全力。
若是在以前,這個全力也不會有多大的力氣。
以前連單杠都握不住的鄭凱,手指能夠有多少力氣?
但是此刻鄭凱的手指可是非常有力氣的。
畢竟虎爪指法也練習了很長時間的。
現(xiàn)在的鄭凱再次玩單杠的時候,那手指明顯是能夠感受到力量很大的。
而此刻比武,鄭凱全力而上。
在這種狀態(tài)下,爆發(fā)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誰也不知道。
可以肯定的是,爆發(fā)的力量絕對是比平時大出很多倍的。
人的潛力,永遠比實力要強大很多。
人在危險的時候,都會爆發(fā)出不尋常的力量。
這個只是開始。
第一招就是抓住班長的手腕。
這個位置也不是隨意抓的。
而是有意識的抓的。
算好距離的抓。
在手腕橫紋上方十厘米左右,也就是三寸,在這個位置鄭凱用了全力。
這個地方,在中醫(yī)和武術(shù)上,叫做間使穴。
為什么是這個地方?
而不是身體的其他部位。
因為班長的鞭腿的同時,手臂也會為了保持身體平衡,無意識的位置變換。
鄭凱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抓住了這個地方是有考究的。
用大拇指使勁按壓間使穴的話,可以令得受害人半身酸麻,無力反抗。
就是這個道理。
而且好像也有作用。
不是好像,就是有作用!
班長的手臂瞬間軟了。
順勢鄭凱的身體向前移動。
由于班長的一記鞭腿打在鄭凱的身上,身體還沒有來得及平衡下來。
手臂又被鄭凱給抓住了,失去知覺之后,身體更是失去重心。
由于鄭凱是全力的,精神高度集中的,所以動作非常迅速。
在班長還沒有收回力量的時候,鄭凱已經(jīng)抓著班長的手到了班長的身后。
此時的樣子是班長側(cè)身,左手背在身后。
在班長左手手臂上嵌合著鄭凱的右手。
這個姿勢可沒有保持多久。
也就一瞬間。
因為鄭凱姿勢變換了。
鄭凱右手肘關(guān)節(jié)迅速打擊班長的后腦。
這一步的同時,鄭凱的左手忍著剛剛的劇痛,迅速的鎖班長的喉嚨。
靜!
非常的安靜!
整個世界都很安靜!
鄭凱也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