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祥瑞

第二百零六章不一樣的大明朝,不一樣的弘治皇帝(一)下

大明祥瑞 花謝才得香 2049 2020-03-27 09:31:10

  弘治皇帝好似看穿解淳的心思,接著又大聲封賞:‘‘翰林修撰解淳解子厚,先有救治吳成愛卿的功勞,后又定計甘冒生命危險,擒獲逆賊劉忠等人之功勞,并乘機套問出逆賊的所有同黨,功高甚偉。特擢升其為謹身殿翰林學士,侍日講官,正五品官職,勛位奉議大夫。其正妻陶氏宛加封正四品誥命夫人,平妻楊氏風加封為正五品誥命夫人,妾室李氏雪、穆氏蓉、楊氏青加封為正七品孺人。解淳母王氏教子有方,賜封為正二品誥命夫人,父解禮加封為正六品文散官之職?!?p>  如此重賞讓整個大殿中,坐著的各位內(nèi)閣大學士們都嫉妒起來,解淳年僅二十余歲,便做到正五品翰林學士,奉議大夫,父母妻妾都有封賞,誰人不感到羨慕嫉妒恨啊。

  但他們轉(zhuǎn)念一想,解淳能在極短時間內(nèi),查出四王謀逆造反之事,為大明朝廷節(jié)省去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甚至減少多大的邊防壓力,黎民百姓又少受多少征戰(zhàn)之苦,可謂是功績甚大,有此重賞也不足為奇。

  眾人理清楚自己的思路后,一個個站起來向解淳表示祝賀,解淳當即予以還禮,這些人比他爺爺?shù)哪昙o還要大,比他兩輩子加起來的年紀,也不遑相讓,他只得恭恭敬敬的施禮辭謝。

  之后解淳就想溜之大吉,卻被弘治皇帝出口叫?。骸雍裼翁帲磕慵热灰呀?jīng)身為翰林學士,便有參與謀劃國家大事的責任。以后再有國家要事,子厚要早來參與商量,不得推辭懈怠。順便朕再告訴你一聲,以后要早睡早起,參加午門朝議,大明有嚴令規(guī)定,延誤者輕則罰俸,重則嚴加責罰廷杖。子厚可要牢記,萬萬不可起床晚了,廷杖可不好挨?!?p>  解淳頓時一陣哀號:‘‘這日子沒法過了,早起晚睡,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啊。遲到不但罰錢,還要責打廷杖,這官還怎么做啊。圣上,要不微臣告老歸鄉(xiāng)休養(yǎng)身體吧,請圣上予以應允。’’

  弘治皇帝被解淳的怠懶行徑,氣得臉色鐵青,要不是看在解淳剛立下大功,一定讓他先嘗嘗廷杖的厲害,氣惱的威脅解淳:‘‘子厚,你年僅二十余歲,就要告老回鄉(xiāng)靜養(yǎng)身體,是不是太早了些。明天朕若看到你敢遲到,親手責打廷杖教訓教訓你?!?p>  幾位內(nèi)閣大學士驚訝的望向弘治皇帝,因為遲到處罰應該是:‘輕則罰俸,重則罷職?!磥砘噬鲜桥陆獯具@混小子,乘機犯渾辭官去職,才故意該做責打廷杖,由此可見圣上極為看重解淳,圣心眷顧羨煞他人啊。

  對于弘治皇帝赤裸裸的威脅,解淳只得乖乖留下商議政務,很快眾閣老圍繞對外族打與不打這個話題,展開激烈的討論,無論他們爭辯的多么激烈,解淳都是身正背直,站立在一旁一言不發(fā)。

  如今他已經(jīng)修煉出真氣,也已經(jīng)達到出手傷人的境界,像這樣常人難以忍受的站立,對于他來說,根本不算什么事情?于是他一直靜立一旁,冷眼旁觀不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也不知道爭論到什么時候,弘治皇帝突然詢問解淳:‘‘子厚,你何故一言不發(fā)冷眼旁觀?若是以你之見,應該怎么解決這件事情?快快講來大家商議商議,好早點回去休息?!?p>  解淳聽說能回家休息,下意識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陛下,此事易耳,可以先不打再后打,讓他們各部族先自相殘殺,借以消弱他們的實力。我們大明朝廷首先搞定內(nèi)部禍患,然后再出兵攻打他們,可不能像唐朝那樣打服他們即可,要想長治久安,可在戰(zhàn)勝后,我們、、、、、、’’

  他突然發(fā)覺自己多嘴多舌了,便停下來不再說話,抬頭望向弘治皇帝和眾閣老大臣,不好意思的拱拱手,口中謙遜的道歉:‘‘諸位閣老,實在不好意思,淳多說話了,如此政國大事,小子怎敢插嘴胡說。眾位大臣別與小子一般見識,您們繼續(xù)討論商議吧,小子失言多嘴了?!?p>  解淳說完之后,仍然像之前一樣,挺立如山閉口不言一語,但眾閣老大學士們從解淳的言語中似有所悟,慢慢思索著他的所言所語,察覺這小子言之有物,可謂是另辟蹊徑,都望向弘治皇帝聽憑御裁。

  弘治皇帝也被解淳之言語,有所震驚和領(lǐng)悟,還有一絲絲不服之氣;他一向認為自己治理國家不錯,可謂是國泰民豐,怎么在解淳口中,還有許多內(nèi)患未除。

  他向解淳望去一眼,發(fā)現(xiàn)他正在低頭反思,好像正在責怪自己怎嘛多言多語,神色有點兒自怨自艾。

  弘治皇帝便正色對解淳說道:‘‘子厚,無需多加顧慮,把你的真實的想法,一一都說出來,讓朕和眾閣老們參考一下。即使說錯了也無關(guān)緊要,朕也不會治你罪,政國大事豈能因人言而治罪,子厚盡管放心直言無妨?!?p>  解淳望向眾位閣老學士,發(fā)現(xiàn)他們都點頭予以肯定,就緊接著話題繼續(xù)說道:‘‘等戰(zhàn)勝塞外異族后,我們可以建造城堡,再加以修繕官道,將大草原分割為大大小小數(shù)十個區(qū)域。在各區(qū)域內(nèi)駐扎軍隊,在遷移大明境內(nèi)的漢民和異族混居,互相學習彼此的長短,實行農(nóng)牧結(jié)合混養(yǎng)種植。讓塞外異族學習我們大明的儒學文化,長此以往持之以恒,他們不也成為大明子民了嗎?也可以達到久治長安得目的,想想之前投靠與大明的蒙古將士,他們現(xiàn)在不是以大明漢人身份自居嗎?。

  大殿內(nèi)長時間陷入沉默中,長于謀略的劉健,情不自禁的長嘆一聲:’’子厚大才矣,如此簡單的道理,我等卻未有想到。只是停留在以往塞外異族之地,無法種植農(nóng)作物為主題,卻沒有想到大明如今有農(nóng)家三寶在手,沒有想到農(nóng)牧結(jié)合于一體。此乃長治久安之大計謀,陛下應該采納子厚的意見,作為今后大明朝廷的后續(xù)之要政?!?p>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