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絕底深淵

第一百二十四章 賬本無錯

絕底深淵 公儀雪洛 2015 2020-03-11 23:25:50

  史可求又看了兩遍賬本,心里依然還是不相信:

  “每個縣的土地數(shù)量,每一年的賦稅收入工工整整,這也太不可思議了?!?p>  并不怪他一定要扣毛病,他如此這般仔細,主要還是聽到姚巖和他說的這次的賬目審查,很有可能與自己的仕途有關(guān)。

  而且這也是薛大人安排的第一份任務(wù),他打心眼里面非常重視,起初他就是抱著找毛病的想法一頁一頁審查的,但現(xiàn)在得出這個結(jié)果真的出乎人的意料——

  賬目清晰,賦稅明了,如果謠言說的準確,這個結(jié)果可能并不是薛大人想要的,但也沒有辦法,事宜至此,只能如實稟報。

  姚巖接過賬本,發(fā)現(xiàn)上面的記錄確實是用了心:

  每頁的目錄都做了詳細的介紹,比如蒼河縣作為下等縣,要么交五百兩銀子,要么交五百石糧食(一石200斤),現(xiàn)在的老百姓根本吃不飽,哪里還有多余的糧食能交上,大多數(shù)縣城都是用銀子來抵糧稅的,如果按銀子來計算——

  一個蒼河縣有1000人左右,繳納500兩銀子,便是每人每年十文錢,這個并不算太高,實在沒錢的村子可以打獵砍柴去集市上換,一個村兒緊巴巴的也能湊上。

  但是糧食卻不是每一個村子都能種的,像石寨村方圓二三里,能種莊稼的田地少的可憐,便不可能交的出糧食。

  三級縣城中,中等縣上等縣的征收標準各不相同。下等縣可以在稅銀和糧食中選擇其一,但中等和上等縣卻是錢糧都要,主要是因為這兩個級別的縣城,有一定的規(guī)模和基礎(chǔ),不像下等縣土地貧瘠,資源匱乏。

  中等縣除了每年上交400兩碎銀之外,還要交400石糧食,這是朝廷的要求。

  如果縣城都交了銀子,反而沒了糧食,前線士兵打仗就要餓肚子,要想讓朝廷拿了銀子再去集市上換成糧食,就太耽誤事兒了,萬一貽誤戰(zhàn)機,后勤跟不上,誰也擔(dān)待不起。

  上等縣上繳500兩銀和500石袋糧食,每年年末上交府道衙門。

  姚巖看了看府道下轄的13個縣城,其中5個是中等縣,其余8個都是下等縣。

  上等縣竟然一個都沒有!

  姚巖剛開始并沒有細看,現(xiàn)在一盤算:

  府道衙門這一年共收稅銀6000兩,糧食2000石,真是少的可以!

  蒼涼府處于北元帝國西南,本來就山地居多,良田更是屈指可數(shù)。

  其實這個賬冊審查起來非常簡單,但為何史可求三天才盤算出來結(jié)果,并不是因為賬本繁雜瑣碎,很大原因是因為他太認真了,每一頁都有看上好幾遍,確定沒有毛病才放心。

  謠言也沒有看出什么問題,只好安慰老師說:

  “和薛大人如實稟報吧!看大人怎么說?”

  史可求無奈的嘆了口氣:

  “也只能如此了?!?p>  看老師如此沮喪,姚巖安慰道:

  “老師不要灰心。一切都是咱們的猜測,可能是大人只是想看看老師做事兒的態(tài)度呢?他心里已經(jīng)有了一個大概了?!?p>  “呵呵。你的意思我明白。但愿如此吧?!?p>  整理完之后史可求便去了后院兒,薛大人是坐堂時間不便打擾,薛管家正在整理書房,他便把這次查詢的結(jié)果報于薛老。

  老管家倒是沒有說什么,只是把賬本放到了書桌上,等待薛大人回來再定奪。

  申時末(下午五點),薛仁一臉疲倦的從前堂回到后院。

  薛老早就起好了茶,由于賬本竹冊攤開放在書桌前,所以薛仁一眼便看到了,他指了指說道:

  “史大人已經(jīng)審核完了嗎?”

  薛老點點頭。

  “結(jié)果如何?”

  “和預(yù)想一樣,一文錢都不少?!毖匣卮鸬?。

  “哈哈!果然是一群老狐貍,不過我原本就沒有打算依靠審核賬本就能打倒他們。”

  “原來少爺心中早就已經(jīng)謀劃好了,老奴瞎操心了?!?p>  薛仁站起身把賬冊放回書架,拍了拍桌子說道:

  “我是把賬本給到他的第二天才想到的,要是我做府官這么多年一直大權(quán)在握,輕易掌握一府13縣的所有稅收,我也一定會小心翼翼,畢竟賬本就是最直接的證明,所以這里面的東西是不會出錯的?!?p>  “那可怎么辦?少爺可有更好的辦法能辦到他們嗎?”薛老上前一步,輕聲問道。

  “唉,只能另辟蹊徑了?!?p>  薛管家聽完沉默不語,但也沒有更好的主意能幫到自家少爺,他起初并沒有想到,現(xiàn)在想想:

  再傻的人都知道賬本兒這東西是要公示出來的,有些時候朝廷派來官員巡查地方官,首當(dāng)其沖第一個要看的便是它,所以根本沒有查看的必要。

  周圍寂靜以后,薛仁又拿出賬目看了看,蒼梁府貧瘠之地,有些部分縣城里面的村莊連一口糧食都吃不到,像姚巖所在的石寨村便是如此艱苦,他們沒有辦法,只能每天到林子里抓捕獵物換生活所需,還好整個府道山林密布,不至于把人餓死。

  府衙門外強林高聳,青石鋪路,整個是一片虛假繁榮,富則更富,窮者愈窮,這樣下去帝國遲早變成一個貧弱的內(nèi)陸小國,任他國欺凌!

  薛仁看著賬本,聯(lián)想到帝國每年的賦稅收入:

  按帝國13個府道,每個輔導(dǎo)在有10到15個縣城,這樣結(jié)合每一個縣城賦稅收入大概盤算出一個結(jié)果:

  每年朝廷大概可得碎銀十幾萬了,糧食10萬擔(dān),當(dāng)然,這并不能滿足邊境每天打仗所消耗的供應(yīng),所以朝廷一般還會用鹽鐵銅和商稅中技術(shù)一部分用于戰(zhàn)事,剩余一部分別用于朝廷日常開支和賑災(zāi),萬一趕上戰(zhàn)事不斷,便需要把朝廷開支縮減,供前方戰(zhàn)事所需。

  這樣一來皇帝要想修廟堂就需要額外想辦法,不能動國庫里的儲備。

  他在帝國南方所想不到的是,他現(xiàn)在時時刻刻所憂心的帝國稅收情況,也正是京都衙門工部主事所面臨的困境。

  他也萬萬想不到,明天朝廷班朝,一個影響帝國幾十年的斂財手段正式浮出水面,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