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殺手夫人棄夫記

第四十五章 初為修儀惶恐事

殺手夫人棄夫記 石玉山輝 3100 2020-01-24 23:56:01

  穿過端門,即到午門,午門以金水河為護(hù)城河,其間架跨五座漢白玉石橋,兩側(cè)是抄手走廊左右衍生,午門朝東而建整個皇宮前朝后庭皆垂直于這條子線對稱,正壩作用于刑部定罪死刑的行刑之處,作斬監(jiān)候之用,因午時古人認(rèn)知陽氣往往最盛,被斬后死者亡魂不能作厲,因此得來午時三刻問斬之由。

  兩人到了午門便不得再乘坐轎攆,只能步行前往皇帝正宮,整個禁宮之中除了皇帝和皇后有權(quán)利乘坐轎攆以外,哪怕是王爺也得步行而走,以示對至高皇權(quán)的尊重。

  皆次穿過前朝三和殿側(cè)殿,便來到了后庭的第一處正殿也是皇帝批閱奏折和休息的地方,乾清宮。

  整個宮門至白玉石階到正梁足有六丈之高,門前露臺兩闕立有飾有四角正屋的鎏金銅亭,是以江山社稷金殿,正門以紅漆金紋鏤雕而成,屋頂整面以黃琉璃瓦掩蓋而成,四角屋檐分為上下兩層,首層鱗次櫛比雕琢出九道脊獸,對著四合八荒吞云吐霧,詡意掌管天地寰宇,下層單翹單昂五踩斗栱,以鎏金五爪金龍翹首遙望,其間各種形式的彩畫繪制點綴。

  李若瀾看著整個乾清宮不布局便覺得一股懾人氣勢迎面而來,還未到正殿之中便已覺得壓迫感十足,果不其然皇帝所處的建筑規(guī)格之高簡直不似凡物。

  杜豐回頭看了一眼身后的李若瀾,唇角掛著一抹淺笑,笑道:“若瀾第一次來這里也不必緊張,有我在呢。”

  李若瀾聽聞此話心頭一暖,杜豐對她是真好,前幾日她對他說需要一些稀有的中草藥讓他幫忙收集,其中緣由卻是沒有詳細(xì)說明,沒想到杜豐一口就應(yīng)允了,這樣一位百依百應(yīng)的翩翩公子該是多少少女夢寐以求的佳偶。

  潛移默化對于他改口稱她若瀾的叫法她也習(xí)慣了,如果這樣能漸少她對于他心中的那份愧疚感的話,叫她若瀾又有何妨。

  正殿門口守護(hù)著左右各九位披甲武士,她識得這些人的裝扮,是禁宮之中的御林軍,和京畿司的官兵不同,御林軍直屬于皇帝所轄領(lǐng),只管禁宮之中的治安問題。

  到了殿門便來一人接引,手持拂塵,所穿服飾乃太監(jiān)樣式,此人笑道:“趙王殿下,李修儀,官家正在殿中,這便引兩位前去?!?p>  三人穿過紅絲絨毯,殿中的布局便和金鑾殿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龍椅前側(cè)的空地紅毯之上橫放著一塊黑金楠木案幾,其上鋪列著筆墨紙硯及小山般高的奏折,皇帝此刻正執(zhí)筆批示其中一處奏折。

  兩人跪地請安,皇帝這才抬過頭看了下兩人,眼角似乎有些疲勞,回應(yīng)道:“豐兒,李修儀免禮吧。”

  皇帝在兩人身上停留一會接著道:“豐兒最近普查全國上下官吏司職,有何收獲?!?p>  杜豐回道:“啟稟父皇,秋分之后兒臣已著手地方司吏官普查人吏清單,不含地方湘軍十三州郡,合計共有四萬七千余人,京畿朝官合計六千五百三十三人。”

  李若瀾聽到此話,心頭詫然,分算下來一州郡便有三千六百人左右官吏從事工作,就按一州十郡來算,一郡便有三百多人,她讀過《北陳通史》陳國當(dāng)初兼有現(xiàn)在三國國土,總共合計也才十萬余官吏,而現(xiàn)在祁國也就三分之一的地盤,平均下來所用官吏人員比當(dāng)初北陳時期還要多。

  皇帝聞言微頓凝思了會道:“你是吏部尚書,這幾年是你在治理這塊機(jī)要,對此你有何看法。”

  杜豐接聲道:“父皇當(dāng)初啟用舉薦制度,地方官吏人員不充沛的問題雖是徹底緩解,不過卻有出現(xiàn)官吏過剩,官多虛職,職多事少等詬病,兒臣認(rèn)為此事發(fā)現(xiàn)得尚還及時,病苗初現(xiàn)需及時根治,免得小疾成患,拖累國家運轉(zhuǎn)?!?p>  杜豐對于皇帝親自啟用的制度所浮現(xiàn)的不佳之處一一點出,毫不忌諱,李若瀾聽后也是暗暗咂舌,還好你是皇帝的親兒子,要是換做其他臣子說不定皇帝立馬就翻臉,古時不少直臣勸諫惹惱出不少兇事。

  皇帝聽聞杜豐所言臉色沒有絲毫變化,過了一會才緩緩說道:“你有何法與吏部四司協(xié)商一致后,再傳于朕聽,若是可行便傳于地方放手去做?!?p>  杜豐應(yīng)禮應(yīng)好,看了看一旁的李若瀾,又道:“父皇,李修儀初來父皇身邊,做事若有不妥之處,還望父皇海涵?!?p>  皇帝看了一眼兩人,忽然笑出聲來道:“豐兒看來是真將一顆心掛念于身側(cè)佳人身上,朕可從來沒見到過你這樣為一人求情過?!?p>  杜豐微微一笑,不再回話,李若瀾聽聞小臉微紅,說道:“陛下明鑒,微臣必當(dāng)潛心從事,不給陛下添麻煩?!?p>  皇帝擺了擺手,示意她到身邊來,杜豐朝她露出一道鼓勵的笑容,行了一禮便辭身離去。

  皇帝舒展了一下身子,整個身子靠在龍椅上休息片刻,似乎在閉目養(yǎng)神開口道:“李修儀對于豐兒剛才所言,你有何看法?”

  她整理好思緒,剛來皇帝身邊,所說之話還是穩(wěn)妥為好便道:“趙王殿下所言微臣認(rèn)為言之有理,若是將治理國家比喻馬車的話,一輛馬車能行駛自如,馬匹需健壯有力這是基礎(chǔ),不過輪轂的大小需恰到好處,太大拖累馬車的行駛速度,太小又顛簸不堪難以忍受。”

  皇帝聽到她這等比喻覺得有點意思,笑道:“那輪轂如何才算恰到好處?”

  李若瀾接聲道:“微臣認(rèn)為,輪轂的大小不是一個強(qiáng)制性的標(biāo)準(zhǔn),因地制宜,以制度來考核制度是測定這輪轂大小的最佳方法,例如,地方鹽官做得怎么樣,不是全由知府或縣長來議定,平民百姓這口吃的怎么樣,順不順心,味道好不好都是鹽官需要考核的地方,若是百姓們覺得好,這個鹽官就能做得下去,若是做得不好這人就需要記載待定考核表之上,若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還是行事不好,則需重新選拔新的官員上臺?!?p>  皇帝覺得她這個想法不錯,從未有過說官員的選拔彈劾是由百姓決定的,一直以來都是有科舉入仕中央直接調(diào)任,再有地方高級官員舉薦和評選,便讓她接著說下去。

  “工作能力,這個人的心性如何,以及是否能得到百姓們的肯定是官員們最重要考核標(biāo)準(zhǔn)?!崩钊魹憣F(xiàn)代的選舉制度說了出來,接著道:“如果機(jī)構(gòu)過于臃腫的話則需削減不甚重要的官職,否則會挫傷官員的積極性,其次動用考核標(biāo)準(zhǔn),讓那些做得好的官員能得到應(yīng)有的獎勵,從而提高官員對陛下您的忠心,那些做得不好的官員則通過培訓(xùn)來增強(qiáng)他們的能力,若是仍達(dá)不到標(biāo)準(zhǔn)便重新選出新的官員來頂替官職,進(jìn)而增強(qiáng)每一位官員的危及感,正所謂為有源頭活水來便是此理?!?p>  皇帝對她投來一道贊許的目光,點了點頭笑著道:“李修儀雖是一介女子,但這番治國之理卻是獨到炯乎,豐兒喜歡的女子果然別具一格?!?p>  李若瀾臉色微紅,低下頭道不敢再接這話,萬一說錯了話讓兩人關(guān)系變得理不清,那反倒是變得麻煩起來。

  “豐兒這些年不僅所司吏部做得井井有條,連找來的人都比澤兒身邊的要出色,朕要是能尋到李修儀這等人才,這江山定會更加昌盛?!?p>  皇帝似乎是不經(jīng)意的感嘆一句話,李若瀾聽后卻是心頭駭然失色,其中意味便是告訴她,你們這群人的一舉一動他都掌握在手中,背后隱隱有冷汗沁出。

  她微微一笑道:“陛下恩威天下,天下賢才紛紛慕名而來,微臣哪算得上什么人才,不過是多看了兩本書感悟之言罷了?!?p>  皇帝看了她一眼,道:“將你的諫言摘錄下來,整理好后呈與我看,早朝時再與諸位公卿商議其中可行之處?!?p>  李若瀾行禮道好,心頭稍緩一口氣,看來皇帝對于無名谷背后所做所為了如指掌,目前看來似乎暫未為難于她,心想要不要抽時間和鄭焱見個面,說一下此事。

  這時皇帝繼續(xù)查看奏折,指了一下案幾上幾塊絲帛,道:“你看看昨夜三位王爺所寫的內(nèi)容?!?p>  李若瀾早就注意到了這幾塊絲帛,皇帝說讓她看,她點頭應(yīng)好,將三塊一一打開,杜豐所提名的是自己,而泓王和毅王也各自寫下的是自己名字,看來幾位王爺雖表面上不爭皇位,但私底下始終還是將自己視為皇位的最佳人選。

  皇帝淡淡的道:“李修儀,你說朕這幾位皇子,哪位你覺得更合適繼承皇位?”

  李若瀾陡然跪于地面,躬下身子道:“微臣一介女子見識寡漏,哪敢妄議陛下家事?!?p>  皇帝輕笑一聲,道:“直言無妨,何必下跪?!?p>  李若瀾哪敢說儲君之位的歸屬,皇帝先前就悄然暗示了她們的底細(xì)被他掌握在手中,如果不知好歹還敢直言這爭儲之事,皇帝說不定就要雷霆大怒,恐怕將她安排在自己身邊,皇帝已是計劃好了的。

  “陛下所思之事,必然是自有定奪,微臣如能在陛下身邊學(xué)得兩分本事已是滿足,不敢多言?!?p>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