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疫生

第二十四章:醫(yī)生的職責讓安閑無論在哪里都把事情做到極致

疫生 杜蕭染 2494 2020-04-10 21:33:58

  庵堂用了將近二十桶酒精才徹底清洗干凈,晾曬庵堂的同時,那些身上腌臜的病人紅玉帶著村民把他們連拖帶抱地弄到了那個有著硫磺味的溫泉,按照男女性別依照順序洗了澡,他們從溫泉離開的時候,再去找他們的衣服,發(fā)現(xiàn)衣服都不見了,他們正恐慌時,紅玉姑娘捧出了事先給他們從各家各戶籌備來的衣服,雖說都不是新的,但每一件都洗得干凈,穿上新衣服的病人們心里都不由地一陣感動,他們原本被家人,或者是自己主動去庵堂,是怕自己的病傳染給了家人,就想著,在這遠離村莊的庵堂里自生自滅算了,他們怎么都沒有想到,紅玉姑娘會不吭不響就請來了神仙安大夫,現(xiàn)在又把庵堂打掃了干凈,還給他們準備了這么好的衣服,想到這,看著臉上笑吟吟的紅玉姑娘,接過衣服的他們無一例外地都流行了眼淚。

  他們沒有因為得了病就被村民嫌棄、拋棄,還要給他們免費看病,這份恩情這輩子要是報不了,下輩子就是做牛做馬也會報答紅玉姑娘和安大夫,想到這,他們對紅玉就更是服服帖帖,也都盡量不麻煩別人自己努力走回了庵堂。

  當他們依次回到庵堂時,才發(fā)現(xiàn)這短短的一會時間,他們睡覺用的庵堂中的那個大堂跟剛才大不一樣了,雜草,破舊的被褥都消失不見了,干凈的地面上放著由長凳和門板搭成的床鋪,每張床鋪上面都放著村民們自發(fā)捐助來的床單、棉被。

  一種溫馨的,被重視的感覺瞬間盈滿了每個病人的心,眼淚再一次忍不住流了出來,喉嚨也禁不住一陣哽咽,感動讓他們無法順利地說出完整地一句話,只能對著紅玉,對著站在庵堂門口的安大夫不停地鞠躬。

  看到他們這樣,安閑的心里也不由一陣翻江倒海,真的,無論什么時代,什么身份的人,你重視他,把他當人看,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同樣地,也能換來他們的尊重。

  他們心中的神仙安大夫站在庵堂門口,手里拿著一摞不同顏色寬約四十厘米的布條,笑瞇瞇地看著他們,走到她跟前一個安閑就給他們遞過來一根布條,然后或給他們親自系上,或是指點他們?nèi)绾蚊稍谧焐?,如何系好,并軟聲軟語地囑咐他們不要隨便地把布條從嘴上拿下來,勤去溫泉池洗澡,聽從紅玉姑娘的安排等等。

  安閑正奇怪著一個好好的庵堂,怎么見不到尼姑時,庵堂的師傅們從山下走了上來,身后跟著三輛獨輪車,安閑這才知道,庵堂里的師傅們都去外面化緣了,她們想盡其所能地幫助這些可憐的病人度過眼下的難關(guān),她們不懂醫(yī)術(shù),只能每天求佛祖保佑這些病人,只能去外面化緣,給他們盡可能多的照顧。

  她們出去了一個星期,現(xiàn)在化緣來了五袋大米,七袋面粉,還有一些素菜。

  見到這些風塵仆仆庵堂師傅,感動的不止有安閑,還有那些可憐的病人,他們不要任何人吩咐,齊刷刷地跪到地上,對這些他們平常有些看不起的尼姑重重地磕了幾個頭。

  師傅們看他們這樣,都有些不好意思,一個個臉都臊得通紅。

  庵堂的主持看此情景,讓這些病人都先起來,然后說:“我們只是想盡我們的力量幫助你們,你們不要這樣,要感謝,你們只要感謝佛祖就可以了?!?p>  然后她轉(zhuǎn)過臉,見過安閑,先是雙手合十念了聲佛號,才說:“女施主為了解除病人的疾苦,特地從遙遠的地方趕來,此乃本村村民之幸,本朝百姓之幸?!?p>  看村民們的所言所行,聽到庵堂住持的這般說話,安閑原本對這個她突然來到的地方,這個時代的疑慮消失了大半,她在心里對自己說:“就是這一切是騙局,是陷阱,但只要這里的病人是真實的,我作為一個醫(yī)生,就要對他們負起責任,盡所能地醫(yī)治他們。”

  想到這里,她也學(xué)著住持的模樣,雙手合十,對住持說道:“阿彌陀佛,師父,我不懂得佛經(jīng),只知道我是醫(yī)生,是醫(yī)生就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幫助病人解除痛苦就是我的責任,所以,只要我在這里待一天,我就會盡其所能地給這些病人醫(yī)病?!?p>  安閑從來都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后來她在這個時代的每一天,都是很早就從庵堂給她準備的干凈的房舍走出來,洗漱好,跟庵堂里的師傅們一起吃過早飯,就開始一天的忙碌,這里沒有西藥,也沒有她慣用的針劑,她就利用上學(xué)時學(xué)過的中醫(yī)藥理知識結(jié)合著每個病人的身體情況,開出處方,然后安排自愿留在庵堂的村民去采摘,然后再把村民采摘來的草藥熬制成不同的湯藥,讓病人服下。

  為了以防病人把病毒傳染給村民,她規(guī)定村民也像病人一樣在嘴上蒙上布條,飯前飯后跟病人一樣都洗手,吃飯也都不要扎堆,各吃各的。

  同時還規(guī)定這些志愿在照顧病人的同時,每天還要做好庵堂的消毒清潔工作,每一次和病人接觸后,都要在用安閑稱之為酒精的東西把手洗一下,他們開始還嫌麻煩,安閑告訴他們,這是對他們,也是對他們家人最好的保護措施后,他們便都自覺執(zhí)行了。

  紅玉姑娘自從安閑開始給病人看病,也沒有離開過庵堂,她每天幫助庵堂里的師傅給病人和庵堂的師傅、村民、安閑做飯,幫助安閑熬制湯藥。

  時間一長,紅玉跟安閑的關(guān)系也越來越親近,還學(xué)到了不少的藥理知識,之所以安閑想教紅玉藥理,是因為如果哪一天她要離開這個地方,紅玉就可以給村民們看病。

  也是因為這個想法,安閑忙碌了一天,即使筋疲力盡,也會在睡覺前把她知道的藥理也都記錄在一張張紙上,并把草藥的樣子照著實物盡可能地畫出來。

  只要有空,她還會教紅玉跟病人把脈,教她如何根據(jù)面色,根據(jù)病人的講述開方拿藥,藥的分量,煎藥的火候。

  也許是因為安閑高超的醫(yī)術(shù),也或許是這些病人聽從了安閑安排,在治病的同時每天都堅持跑步,跑不動地就做安閑教他們的體操動作,免疫力普遍得到了提高,二十天左右的時間,原本被時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病人幾乎都完全康復(fù)了。

  村民被安閑醫(yī)治好的消息不脛而走,臨近的村莊沒有傳染時疫的,也都學(xué)著這個村的樣,每天由專人來這個村莊的水池提酒精回去,把本莊和外面聯(lián)系的路段一天三次地進行消毒打掃。

  染上時疫的,也不再家里等死,而是由他們村的村民送到這個庵堂進行統(tǒng)一治療,治療結(jié)束以后,安閑也不讓他們馬上回去,而是要他們在這里再住上一段時間,確定身上沒有病毒了,不會反復(fù)發(fā)作了,才讓回到原來的村子像原來一樣的生活。

  因為安閑現(xiàn)在所在的這個村子接納別的村染上時疫的村民看病,這讓其它莊的村民們都感激不盡,都想盡辦法,盡其所能地給庵堂送來糧食和蔬菜,這樣,不僅病人和安閑他們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證,村與村之間的關(guān)系,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也達到了從未有過的和諧。

  這一下,不僅這個村,別的村的村民也都把安閑奉作了神明。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