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元十三年,天下安定已久。
自當(dāng)年吳天立大衍宗,率門下三千弟子與妖殿決一死戰(zhàn)后,妖族元?dú)獯髠?,退居萬獸山脈不敢作亂。
此后道法大盛,世人以修道為尊,奉吳天為祖。
千年后,道祖吳天壽盡,其大弟子龔道之繼承衣缽。
劃疆土萬里,命為離陽,統(tǒng)中州、西蜀、東吳、漠北四方,以鼎記歲,逢千年化元。
萬民皆以為戰(zhàn)事已休。
誰料,鼎元三年,妖殿出了個不世之材,名為九辯。
九辯效仿當(dāng)年道祖,立宗收徒,于綿延萬里的萬獸山脈南北各創(chuàng)一妖殿,臨近漠北,喚做道天洞,靠近東吳,名為南陵。
短短千年,妖族人才輩出,青鳳、寒江、晝虎、靈犀四大妖祖紛紛出世。
一時之間,妖族如日中天,離陽王朝岌岌可危。
所幸危急存亡之時,小道祖吳空及時出手,一棍亂山河,將萬獸山脈橫空切斷,以怒川隔絕,使南北妖殿精銳難以匯合,又以命相搏,與妖族五祖同歸于盡。
時勢逆轉(zhuǎn),龔念之率離陽道師乘勝追擊,意欲誅盡妖獸,但妖族在山林中占盡天時地利,不過百年,離陽道師死傷慘重。
深思之下,龔家皇主將大衍宗拆分為三大宗門,一門立東吳,壓制南陵妖,一門在漠北,緊盯道天洞,最后一門坐落西蜀,以備不時之需。
敕封十八座道山,除龔家皇庭及中州春秋樓外,離陽一等宗門皆入山。
又修東吳五池、漠北七城以拒萬妖,城池皆依傍宗門,唇齒相依,互為犄角。
此后三千年,離陽勢力愈加雄厚,道師多如過江之鯽,南北妖族不敢妄動,各自蟄居南陵、道天洞中。
在世人眼中,龔家皇主雖未大道稱祖,但較之道祖吳天功績,已不遜半分。
只是,天下大定卻未大安。
妖族蟄伏,卻并未臣服,萬千妖獸都在翹首以盼,盼另一個不弱于九辯妖族的天才降世。
天下宗門成千上萬,敕封道山僅十八座,有人生怕被推下來,有人心心念念想坐上去...
世家心思各異,城池暗恨漸生,還有個藏在中州皇庭身后一直深不可測的春秋樓....
看似一派和氣的離陽王朝,暗涌洶洶,一觸即發(fā)。
誰也沒有想到,一張巨網(wǎng)已將這離陽天下慢慢籠罩,世人心各有異,但能決定各方勢力起落的,竟然只是一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