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巖床找了一路,總算找到了個比較好的藏匿地點——靠在巖壁之上的兩塊巖石堆積成的人字形中空處。
在里面我可以一邊忙其他的,一邊注意洞口外環(huán)境的變化,以防不測。
查看了下電量,還有將近四十分鐘,足夠我完成充能設備的改造了。
從主腦的魔爪中重新獲得自身機體的控制權時,我曾做過一次接口的檢測,正如主腦留下的訊息所說,它已經(jīng)給我開啟兩個核心外接接口——燃油儲能接口和外層機甲接入接口——這段開啟接口的程序應該是在訊息銷毀的同時觸發(fā)的,將原本的接口開關狀態(tài)置換成永久開啟的狀態(tài)。
這兩個接口之所以關鍵,全是因為機器人該死的等級制,強制要求每個機器人必須在得到官方授權開啟這倆個外接接口的情況下才能晉級。
一般來說,機器人的升級是靠積攢信用點數(shù)和功勛值。只有當信用點數(shù)或者功勛值達到一定程度時,機器人才能向晉級所提交申請,等到審核通過后,前往晉級所回收上一個等級的機甲,并換取新的套件。
這時的套件還不能直接自己接入,還要去到對應派系指定的裝配機構進行統(tǒng)一裝配,由裝配機構打上臨時晉級的身份牌,送往培訓機構進行晉級培訓。因為是只是晉級培訓,所以不存在考試失敗將被回爐重造的情況,但要是晉級培訓無法通過的話,機器人是不能離開培訓機構的,得要在培訓機構中待到能順利通過考核為止。一股莫名的孤單突然涌上心頭,現(xiàn)在的我只能靠自己了。
我拿出螺絲刀和扳手,將劣蜥那得來的燃油發(fā)電機放置在胸腔內(nèi)部,燃油袋套在小型發(fā)電機下方。用短線將降壓板、劣蜥的儲能板固定在我原本的儲能板上方,統(tǒng)一存儲燃油發(fā)電機產(chǎn)出的電流。
當然,攪拌蟲的燃油袋和吸管也不能浪費,攪拌蟲的燃油袋放在胸腔外面,袋口處的吸管從頭部后方的縫隙中伸入,連接到胸腔內(nèi)部的燃油發(fā)電機第二個輸液口,一個簡單的外置燃油輸送渠道就完工了,雖然外表看起來一點也不美觀,剩下縫合斷口的問題就交給我那神秘的記憶體來完成了。
還未等機體修復完成,測試燃油供給和能源轉化是否都運行正常,我便開始武器的制作。在培訓機構的這些年里,我對自己的手藝還是很自信的,盡管目前條件有些簡陋,但是沒有任何返工的必要,一切都會順理成章的處理好來。
武器的制作,我的想法很簡單,劣蜥尾椎做成鎖鏈,尾椎的一頭掰彎,形成鉤子的形狀,鉤子再套上一節(jié)劣蜥舌頭便完成制作。帶鉤子的鎖鏈是我用的比較趁手的工具之一。
在培訓機構那會,人均一輛破舊的軍用坦克,我一個人爬上爬下拿取工具非常麻煩,就自制帶磁頭的鎖鏈粘取工具。一開始還有點不習慣,可是用久了,記憶體已經(jīng)記住了我平常甩鉤的力道,自然而然就輕車熟路了。反正現(xiàn)在也沒找到其他有磁性的東西,先把劣蜥的舌頭湊活著用下。
當我還在打磨鎖鏈鉤子的時候,機體已經(jīng)修復完成了。
我喚醒燃油發(fā)電機,電量數(shù)據(jù)顯示為8小時,胸腔內(nèi)部濕度指數(shù)顯示正常,沒有漏油現(xiàn)象發(fā)生。有了充足的電量為保障,時間就變得寬裕了些,于是我決定再利用下剩下的一大截劣蜥舌頭、半只劣蜥后腿和零碎的金屬線做兩把以后可能會用得到的工具。
先將劣蜥后腿對半剝開展平,得到兩塊長度不一的金屬條。其中一塊金屬條沿著粗糙的巖石內(nèi)壁打磨一端,另一端則纏上劣蜥舌頭,利用劣蜥舌頭的粘性,再把剩下的金屬線繞在劣蜥舌頭上面——一是便于后面如果需要用到金屬線的時候,可以從這里直接剝下來,二是加大握柄的摩擦,還中和劣蜥舌頭的粘性,讓揮舞和變化角度變得更為方便——這樣一把簡陋的工具小刀就有了。
剛到第五區(qū)的這一兩個小時的時間里,我已經(jīng)深刻地認識到這里的生存條件實在太過苛刻,必須分秒必爭,使用的工具越是趁手,生存的幾率就會越大——螺絲刀撥開半機械生物的速度實在太慢了,真心不想再吐槽這個事了。
另一塊金屬條我做成垂直呈九十度角的雙拱門式釘子,因為從下落過程中的圖像信息回放中可以得知,此處山谷正被一片覆蓋在沼澤之上的茂密叢林所包圍。這就意味著我的機體將面臨陷入沼澤的危險——沼澤中的水能讓我的傳感器接線處發(fā)生短路,致使中心處理器停止工作,機體出現(xiàn)癱瘓,我最不愿看到的就是這種情況的發(fā)生。
而目前我所能想到的對策就是用劣蜥舌頭將雙栓拱門型釘子與鎖鏈綁在一起組合成鉤爪,掛在樹杈上,盡可能地讓機體不觸碰到沼澤。盡管這聽上去也算不上什么好點子,但總比把自己交代在沼澤里要來得好些。剩下的劣蜥舌頭做成腰帶,工具小刀和金屬釘可以卡在上面便于攜帶。
當準備好這一切時,我沒有立即起身離開,而是安靜地坐在原地。
對,我需要安靜地呆一會。
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一個機器,所謂的恐懼無非是情景模擬的數(shù)字信息,一種催促解決問題的內(nèi)部觸發(fā)機制??墒侵鞍l(fā)生的那一次能源枯竭,自己在瀕死時感到無奈和絕望,就好像半機械生物在生命即將結束時發(fā)出的痛心哀嚎那般真實。
為什么機器人的系統(tǒng)中會有這些有別于冰冷金屬的無用編碼?
凌駕于機器人冰冷的金屬機體之上的東西,會不會就是其他物種著作中提到的靈魂?
如果我們機器人真的擁有類似“靈魂”的東西,假設有一天我們機器人變成如同坦克或者起重機之類純粹的金屬器械,那操作我們機器人的東西也能稱之為靈魂呢?
但是轉念一想,自己又覺得滑稽好笑,因為這就好比是把自己當成螺絲刀或者扳手的靈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