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回到明朝去種地

第42章 讓朱棣羞惱的李如柏

回到明朝去種地 公羊卿 2207 2020-05-07 22:03:00

  “......每一項政策的施行都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系,而社會背景是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改變的,所以那些放在以前是利國利民的政策不一定能夠適合目前的社會?!?p>  “......匠戶、軍戶......有可能不適合......”

  “小小年紀,居然如此惜身,他是怕朕砍了他的狗頭嗎?”

  朱瞻基:目瞪狗呆.jpg

  什么情況?

  朱瞻基有些懵,好好的怎么就要砍頭了?

  朱棣卻沒有理會朱瞻基,心中不停思索著。

  從目前來看,廢除軍戶、匠戶是不可能的。

  不過對李如柏所說的“每一項政策的施行都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系”這句話他倒是持認同的態(tài)度。

  大明的戶籍制度這個問題他不是沒想過,問題是沒了匠戶、軍戶,朝廷就要在軍費和營造上增加一部分額外的并且十分龐大的開支,這是目前的大明所接受不了的。

  這事要是讓夏元吉那個老摳知道了,要么就是手撕了李如柏,要么就是要去撞墻了。

  匠戶、軍戶的事有利有弊,所以朱棣也只能兩權相害取其輕。

  其實說到底還是一句話:大明窮??!

  至少在目前大明賦稅收入不多的情況下,軍戶、匠戶制度是最為符合大明利益的一種制度。

  且不提軍戶、匠戶糜爛的問題,在朱棣看來,任何制度如果不加監(jiān)察,最后糜爛都是不可避免的問題。

  所以他這些年也不斷的派人去巡查邊鎮(zhèn),同時軍中也增加了監(jiān)軍這個職位。

  朱棣也有些嘆息,李如柏還是想的太少了些。

  隨即反應過來李如柏才是一個十三歲的孩子,能看到這些已經難能可貴了,滿朝大臣,能看到這些的寥寥無幾啊。

  自己有些過于苛求一個孩子了。

  不過看著李如柏說一半留一半,朱棣心中有些惱怒,還有些不確定。

  “莫非此子已經有了解決大明財政問題的辦法?”

  朱棣沉吟著。

  假如李如柏真的有了解決此事的辦法,且不說朱棣,夏元吉這個老摳估計都要建個生祠把李如柏給供起來。自然朱棣也是不會吝嗇賞賜的。

  朱棣腦海中思緒萬千,又繼續(xù)往下看去。

  當看到李如柏講述自己中舉之后附近的百姓紛紛攜田產投獻。

  “那些人莫非是傻了嗎?自家好好的地,偏生要給別人?!?p>  百姓主動投獻,這等事讓朱棣有些吃驚。

  滿朝文武都在鼓吹海晏河清、天下太平,投獻這等事底下的大臣們卻沒有一人說過,或者想說的人也不敢說。

  就如李如柏此次也只敢拿自家的事當作一個“趣聞”說給朱瞻基聽。

  是了,誰會揭自家的短,想來也就李如柏這個愣小子了。

  “他們這是在剜大明的肉,喝大明的血!”

  朱棣突然怒道。

  正在給朱棣捏腿的朱瞻基嚇了一跳,隨即擔心朱棣是在怪罪李如柏,急忙跪下求情:“皇爺爺,此時怪不得如柏兄啊~”

  朱棣揮了揮手,“爺爺我還不至于和一個小毛孩子過不去,你緊張個什么,起來吧?!?p>  隨后朱棣揮手招來人,吩咐道:“去好好查查這天下到底有多少人收取了投獻!到底有多少人在喝大明的血,吃大明的肉!”

  緊接著就有幾個太監(jiān)小跑著出去了。

  “哼!難怪每年都有地方官上奏章說土地荒蕪,難怪我大明賦稅連年不增反降!有這么一群人在,遲早大明會骨頭渣都不剩的被他們一口口的吃掉!”

  只能說朱棣不愧為一代明主,短短的瞬間就想明白了此事的后果。

  同時他此刻也明白朱瞻基為何有些心事重重了,“哈~乖孫兒也會憂國憂民了~孺子可教也~”

  朱瞻基聽了朱棣的夸獎,臉上卻沒有多少喜色,“爺爺,那此事?”

  “此事不是你能解決的,且先盤盤他們的底細再說。”

  “......哦”

  對于李如柏信中隱隱指出的商稅,朱棣還是有些心動的。

  不過從目前來看,大明的百姓才剛剛過上了幾天吃飽穿暖的日子,家中大多都沒有多余的浮財,沒有商業(yè)大肆發(fā)展的根基,商業(yè)如何能發(fā)展的起來?

  朱棣對此事看的很清楚,只有百姓手中有了錢,他們才會有閑心想著添置些東西,如此商業(yè)自然而然的就發(fā)展了起來。

  所以這些還是不夠啊。

  不過這小子倒是有些小機靈。

  憑著那些投獻土地的賦稅和收取士紳、權貴的商稅,就想改革軍戶、匠戶之事,遠遠不夠啊。

  有些異想天開了些。

  隨后朱棣又看到了李如柏說的土豆一事,嘴角不禁上揚,心中想起了太子朱高熾。

  朱高熾體質肥胖,李如柏特意尋來此物想必是費了不少心思,末了還特意點明此物的功效。

  “這李如柏倒是有心了~”

  隨即朱棣嘴角的微笑就慢慢的凝固下來......

  在信中李如柏仿佛隨口般的提了一句“此物畝產十石左右,和芋頭一般的高產,卻沒有芋頭這般挑地,可大力推廣?!?p>  瞬間朱棣就將前后的事情串聯(lián)了起來。

  這豎子是故意的嗎?

  李如柏先說了匠戶、軍戶可以改革廢除,再引到百姓投獻、收取商稅,意圖在明顯不過了,就是想以此來解決匠戶、軍戶一事。

  可笑自己剛剛還在......

  直到最后才輕飄飄的扔出了土豆這個底牌。

  看似前言不搭后語,卻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

  “豎子,居然敢給朕挖坑!”

  朱棣口中大罵著,臉上卻帶著笑容。

  只要大力推廣土豆,百姓不止能吃飽穿暖,家中每年還能剩余不少糧食,自然而然的就會推動商業(yè)發(fā)展。

  此時只要合理的征收商稅,再解決了百姓主動投獻一事,大明國庫中的銀子自然會如同滾雪球般的越來越多。

  有了銀子,朝廷就不會發(fā)愁每年那龐大的軍費和營造費用了。

  如此一來,事情自然迎刃而解。

  “這個豎子,也太惜身了些。”

  朱棣有些惱怒的道。

  “爺爺,如柏兄如今可還只是個舉人而已,如若把這些話明擺著說出來,不知會得罪多少人?!?p>  “若是那些人想要找他報復,豈不是......”

  朱棣眼神有些冷厲,顯然也是同意朱瞻基的話。

  “乖孫兒~那土豆果真如同那個豎子說的那般?”

  “爺爺,那土豆如柏兄倒是送了孫兒一些,孫兒這次也帶了些過來?!?p>  “至于土豆是否真的如同如柏兄說的那般高產、易種,孫兒以為此事還需要再觀察觀察?!?p>  “等確認了結果,朝廷再大力推廣也不遲。”

  朱棣微微頷首,自己這個乖孫兒倒是越來越成熟了。

  隨即朱棣下令原定于次年二月初九北巡之事,提前至二月初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