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羅子集

鄔尼傳(下)

羅子集 羅生一世 752 2020-07-16 17:23:00

  石虎崩,后趙亂,尼乃起兵襄陽,攻趙之都鄴城。鄴城守嚴義以兵距之,義,悍勇將也,能沖于萬軍之中而不倒,又有智謀,時人謂之嚴將軍。尼連下數郡,而至城下。先以數騎探,則城上箭雨漫天,不能近。又陰令兵通地,欲從道入城。行未半,義覺之,乃遣兵日巡于城中,道遂不能通。尼以兵圍之數月,欲耗其糧以下之。未幾,城中糧盡,民饑相食,哭喊聲不絕連日。義無奈出兵與尼戰(zhàn),兵交,尼軍具退。義大喜,悉出兵追之,中其伏。義身陷重圍,亦自死戰(zhàn)不退,長刀過處,眾莫之能當。尼聞此變,取弓箭,忽聽弦響,則應聲落地。兵大潰,悉降,尼乘入鄴城。未幾,滅各叛軍。正月,即皇帝位,國號涼,大赦天下。因其都于東,故后人稱之東涼。

  天定三年,命大將軍嚴義以騎三萬討晉。義,初為鄴城守也,為帝所禽,義念其識才之明,遂降。帝既得嚴義,喜色見于形,以之為大將軍,軍政之事悉付之。義亦不負帝望,強兵械,練士卒,使涼之軍益盛。義領兵攻晉,連下數城,晉大懼,遣使請和,帝許之,定盟約,乃收兵而去。

  五年,上黨士陸易為人所告。初,易作詠懷詩二首,其一中有胡字,為人所察,遽上報官府,移交刑部。尚書聞之,大怒,上書于帝,言欲悉究其黨。帝聞其言,一笑置之,下詔曰:堯舜之世,廣納賢言,無有以言死者。今賢士欲推己言于國,不敢,書之于文。而不知者乃論治其罪,豈不謬哉?且朕承天命,胡漢一家,并無貴賤之分,書胡又有何不可?是賢士也,勿傷之。旬余,詔生與之談,稱善久之,因授翰林院學士,不舍而別。

  十五年,帝崩,葬平陵。帝未立嗣,諸子相爭,又加敵兵襲之,內外交困,國遂亡。

  羅真君曰:“太祖身處亂世而不為其所困,行仁義,任賢臣。國之強盛,亦與君之志與行相關。方其任嚴義,舉陸易,帝之識才亦見于時,幾類完人矣。然竟不早立后,致使其后各子相攻伐,國破族滅,或矣?悲夫!東涼之一世而亡也!”

  注釋:1.氓隸:農村的下層人民

  2.內:通“納”,接納

  3.拊掌:拍手

  4.建興:晉愍帝司馬鄴年號

  5.劉曜:匈奴人,前趙建立者

  6.從屬:附屬

  7.文:文書

  8.距:通“拒”,阻止進入

  9.通地:挖地道

  

羅生一世

鄔尼傳悉以全部上傳,謝謝大家的陪伴。   另:本傳中鄔尼及東涼事并不存在,望勿為其所誤?。?!   明日預告:《陸易傳》,是不是有點熟悉?沒錯,就是那個寫的詩中有胡字的士人。敬請期待   羅子有個小問題:既然本文是寫帝王之事,那么為什么不叫本紀,而叫傳?   大家可以想一下,在評論區(qū)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