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項羽梟了宋義人頭,朝案上一放便傳令校尉以上的將官到義帳議事。
深夜相召,諸將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慌慌張張奔進義帳,及至見了宋義的人頭,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
項羽緩緩說道:“宋義乃楚國的上將,卻與齊國暗中勾結(jié),圖謀大楚,我已奉懷王之命,將他斬首了?!?p> 一邊說一邊指著案上的人頭。大帳內(nèi)鴉雀無聲。項羽復(fù)又說道:“家不可一日無主,何況一軍!請大家推舉一位上將軍出來,也好率吾等救趙。”
沉默,片刻沉默之后,英布起身說道:“將軍英名蓋世,首立楚國的,原來就是項氏家族,今將軍誅殺叛臣,與楚有再造之功,應(yīng)該任上將軍,統(tǒng)轄全軍?!?p> 楚軍的將官,大都是項家班底,聽了英布之言,異口同聲道:“當(dāng)陽君所言極是,這上將軍一職,非大司馬莫屬,還推舉什么?”
項羽長嘆了一聲道:“宋義乃是我項羽所殺,我若做了上將軍,知情的倒沒有什么,不知情的還以為我項羽有謀上將軍之心,這上將軍還是推舉他人擔(dān)任為好?!?p> 話未說完,鐘離昧便高聲說道:“大司馬不必為此擔(dān)心,宋義畏敵如鼠,暗通齊國,這是眾目所見,死有余辜,干您甚事?”
桓楚亦道:“宋義罪該萬死,大司馬就是不殺,我等也要殺他。這上將軍的桂冠,您只管戴了,哪個人敢道半個不字,我桓楚立馬斬了他的狗頭!”
他這么一嚷,眾將也跟著嚷了起來,非要項羽出任上將軍不可。項羽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滿面感激地說道:“諸君如此抬舉我項羽,我不能給臉不要臉。謝謝諸位。”
一邊說一邊雙手抱拳,就地轉(zhuǎn)了三百六十度。正要宣布就職,忽聽范增輕咳一聲。項羽心中忽地咯噔一下,壞了,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不征求一下亞父的意見?魯莽,實在魯莽!“亞父!”
項羽輕輕叫了一聲,走到范增面前,畢恭畢敬地問道:“您對晚輩斬殺宋義一事,有何賜教?”
范增道:“宋義確實該殺,但這上將軍一職,乃是楚軍的最高統(tǒng)帥,理應(yīng)稟過懷王之后,方可就職?!?p> 項羽連道:“對,對,亞父所說極是。上將軍之職,我先代著,我這就遣使去稟報懷王,由懷王定奪?!彼熳苑Q假上將軍,遣桓楚赴彭城報楚懷王,詐稱宋義暗結(jié)齊國,圖謀不軌,已為眾將誅殺。
懷王明知宋義死得冤枉,又不敢深究,違心地依了項羽之意,封其為上將軍。項羽遣走桓楚之后,又遣英布、鐘離昧,各領(lǐng)萬人,渡河前進,馳援趙國。自率大軍,作為后應(yīng),徐徐而行。行不及里許,范增忽然叫道:“壞了!”
項羽忙道:“壞了什么?”
范增道:“宋義既死,其子不可不除,快遣人追殺宋襄?!?p> 項羽搖首說道:“亞父此言差矣!我已殺了乃父,再殺乃子,有些不仁不義!”
范增道:“咄,你這是婦人之仁!斬草不除根,后患無窮。爾可知程嬰救孤的故事嗎?”
項羽見亞父說得如此嚴肅,忙遣龍且追殺宋襄,斬于齊之東阿城下。剛剛遣走龍且,趙又遣使敦促,見了項羽,倒地便拜,連道:“趙國危矣!趙國危矣!不出三日,必將亡之于秦矣!”
項羽舉目一瞧,見是貫高,笑問道:“貫先生,趙之張耳、陳余,乃當(dāng)代之名士;又有齊、燕、魏出兵相助,怎能說不出三日,便要亡于秦乎?”
聞了此言,貫高憤然作色道:“將軍不提陳余,倒還罷了!一提陳余,氣炸下官之肺!”
項羽故意問道:“那陳余怎么了?”
陳余自為秦軍所敗,不敢與秦軍再戰(zhàn),唯征集常山兵四萬余人,屯駐巨鹿城北,虛張聲勢。秦兵得蘇角、涉間之助,餉足兵多,急攻巨鹿,把個趙相張耳急得抓耳撓腮,屢屢遣人縋城夜出,往促陳余攻秦。余置之不理,張耳無奈,又遣張靨、陳澤二將,往促陳余。靨、澤二將見了陳余,轉(zhuǎn)述張耳之語:“耳本與君為刎頸交,誓同生死。今王與耳困坐圍城,岌岌可危。所望者唯君,望君能早日起兵,趕退秦軍。君擁兵數(shù)萬,何懼秦軍?即使不勝,弄個兩敗俱傷,也能減輕城中壓力。若按兵不動,城中人只有死路一條,請君細思。”
陳余喟然嘆道:“我非不愿相救,只是兵力不足,與秦相搏,無異于以卵擊石。我非懼死,只是死而何益?倒不如留下這點本錢,尋機為趙王及張君復(fù)仇耳!”
張靨、陳澤,明知陳余怯戰(zhàn),但又不便點破,語近懇求道:“有道是‘見籽不顧苗’。倘若城為秦破,趙王、丞相必死矣!人死如燈滅,還說什么報仇的話,誠望將軍及早發(fā)兵擊秦!”
陳余一臉不悅道:“該說的話,我已說過,二君必欲為趙盡忠,何妨先去一試?”靨、澤齊聲回道:“公若撥兵相助,雖死何辭!”
陳余道:“好、好!我這就撥兵五千,由汝二人統(tǒng)領(lǐng),前去擊秦?!?p> 圍城秦軍少說也有四十萬,以五千去擊四十萬,后果可想而知。張靨、陳澤,原想再求上一求,讓陳余多撥一點兵馬。
陳余搖手說道:“速去,速去!我在帳中靜候佳音?!膘v、澤見他如此可惡,把“懇求”二字吞回肚中,毅然帶著五千將士,徑向秦軍殺去,落了個全軍覆沒。這樣一來,秦軍越發(fā)囂張,攻城愈急。燕、齊、魏三國,因趙使一再乞求,各派兵赴救。張耳子敖也從代郡招兵萬余,入援巨鹿。
以上諸軍,因畏懼秦軍,莫說向秦軍挑戰(zhàn),就連駐地也選在陳余寨旁,不敢稍離。
項羽聽了貫高之言,頷首說道:“原來如此!”他略思片刻嘆道:“汝先走一步,轉(zhuǎn)告趙王、陳余及燕、齊、魏三軍,叫他們做好出擊的準備,我這就驅(qū)動兵馬,前去救趙?!?p> 貫高聞言,眉開眼笑,拜謝而去。項羽當(dāng)即傳令,拔寨北行,及至過了漳河,將渡船悉數(shù)沉入河中,命士兵自帶干糧三日,并將所有釜、甑一概砸碎,廬舍燒毀。
項羽曉諭三軍道:“吾已破釜沉舟,只能勝,不能敗,眾將士務(wù)要竭力死戰(zhàn),無復(fù)退志?!?p> 三軍踴躍大呼:“愿從將軍決一死戰(zhàn)!”
鼓噪而進。行不過十里之地,忽見前面塵土飛揚,殺聲震天。經(jīng)詢問,乃是英布、鐘離昧與秦軍廝殺。
項羽振戟一呼,當(dāng)先突入陣中,那秦將涉間與英布、鐘離昧相斗,尚且不支,如今又撞上了一個惡煞項羽,哪里抵擋得住,驚呼一聲,率部逃去,途中與蘇角相遇,連連搖手說道:“楚將厲害,撤,快撤!”
蘇角道:“涉將軍不必驚慌!章大將已知項羽勇悍,且又破釜沉舟,抱必死之念,不可輕敵,故而遣走君后,又安排了八路兵馬,依次遞進,決戰(zhàn)項羽。此稱之為車輪戰(zhàn)法,項羽再勇,也有力竭的時候,咱何必懼他!”
這一說,涉間的頹喪之情一掃而光,恨聲說道:“走!我與君共戰(zhàn)項羽!”
說畢,返身向項羽殺去。項羽正要迎戰(zhàn)涉間,英布朗聲說道:“上將軍,殺雞焉用牛刀?此人乃末將手下敗將,你盡管在一旁觀戰(zhàn),看末將如何斬他!”一邊說一邊躍馬上前,與涉間廝殺起來。
這一方,殺得難解難分,那一方,蘇角大聲向項羽挑戰(zhàn):“姓項的,聽說你自詡天下無敵,爺卻不信,真有本事,你就放馬過來,與爺戰(zhàn)上三百回合!”
鐘離昧大吼一聲:“小子休得無禮,似汝這等角色,怎配和俺家上將軍交手!”躍馬持槍朝蘇角沖去。
項羽大叫一聲道:“鐘將軍止步!”
這一聲吼,比炸雷還響,楚軍習(xí)以為常,倒也沒有什么,秦軍則不然,俱都吃了一驚,更有甚者,連兵器都拿捏不住,眨眼之間,落了一地兵器。就連蘇角,也嚇了一跳,滿目恐懼地瞧著項羽。
項羽道:“鐘將軍,蘇角要戰(zhàn)的是我,非將軍也。請將軍退到一旁,五個回合之內(nèi),我若殺不了此狗,誓不為人!”
說畢,將戟一擺,朝蘇角沖去,莫說五回合,連三個回合都不到,就將蘇角銀槍擊落,角落荒而逃。
涉間與英布相斗,已有十幾個回合,早已不支,見蘇角敗逃,拍馬急走,沖出來五位楚將:季布、龍且、丁公、周殷、周蘭,將涉間堵了回去。逃不能,戰(zhàn)亦不能,涉間仰天長嘆道:“我命休矣!”遂拔劍自刎。
已有楚卒將涉間的人頭梟下,高聲叫道:“秦軍聽著,爾等將軍,已為我軍所殺,知趣的快快下馬投降!”
這一喊,果真有十之二三的秦軍棄械來降,剩余秦軍落荒而逃。項羽催動三軍,緊追不舍。
“呔!大膽項羽,吃爺一槍!”
項羽定神一看,只見來將,年屆四旬有余,雙目發(fā)赤,還長著一個碩大的腦袋,橫槍擋住去路。
項羽勒馬喝道:“來將何人?報上名來!”
來將大聲回道:“吾姓董名翳,乃大秦國長史是也。看槍!”挺槍朝項羽刺去。
項羽冷笑一聲,來了一招推窗望月,只這么一擋,幾乎把董翳長槍擋落。
董翳吃了一驚:怪不得他能扛鼎,遂轉(zhuǎn)攻為守,戰(zhàn)了七個回合,銀槍被項羽打落,撥馬便逃。
第三路的領(lǐng)兵大員,乃是長史司馬欣,因與項梁有救命之恩,項羽不忍向他開刀,遂由季布上前,只八個回合,差一點兒將他刺落馬下。
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路的統(tǒng)兵大員,統(tǒng)乃無名鼠輩,豈能擋得住項羽及一班虎將,不死即逃。距巨鹿城三里許,又馳來一路人馬,當(dāng)頭一員大將,年三十許,黑盔黑甲,大刀白馬,擋住了項羽的去路。
楚營中有認得此將的,大聲說道:“此人便是王翦之孫王離,我楚國便是亡在王翦之手!”
聞聽“王翦”二字,項羽怒發(fā)沖冠,低吼一聲,朝秦軍沖去。王離忙命布陣,哪里還來得及,只見楚軍,在項羽帶領(lǐng)下,風(fēng)馳電掣般向秦軍殺來,每當(dāng)遇到秦軍阻攔,項羽橫戟一掃,就都東倒西歪,抱頭竄去。及望見巨鹿城,城上雖有守兵把著,已是蓬頭垢面,器械不整。城下的秦營卻是與趙兵不同,器械鮮明,斗志昂揚,好似圍棋一般,四面密布,殺氣騰騰。項羽毫不畏懼,仍然一馬當(dāng)先,率兵前去。惹得王離興起,仗著人多勢眾,返身再戰(zhàn),偏羽越戰(zhàn)越勇,楚之將士,亦越斗越奮,直殺得山搖地動,天日無光。王離軍被三進三出,只好敗退下去。
章邯見王離戰(zhàn)敗,親來援應(yīng),再與楚軍對壘。這時候的各路援軍,統(tǒng)在自己營中,踞壁觀戰(zhàn)。遙見秦楚兩方的將士,漸漸接近,秦軍甲杖整齊,人馬雄壯,差不多如泰山一般,聚成一堆。楚軍則衣服破舊,三三五五,各自成隊,也沒有什么陣勢,但向秦壘沖來。暗道:“楚敗矣!”
哪知項羽之統(tǒng)軍乃煞星下凡,嗬嗬叫著往上沖,寒光過處,鮮血迸濺,被砍的秦兵發(fā)出慘厲的喊痛聲,夾雜著刀劍砍斷骨骼的咔吧聲,兵刃相交時發(fā)出的鏗鏘聲,楚軍殺向秦軍時的喊殺聲,這些聲音使人戰(zhàn)栗,令人發(fā)抖。莫說援趙的燕、齊、魏三軍,站在自己的壁壘之上,觀看而不敢出兵作戰(zhàn),就連巨鹿城內(nèi)的趙國守軍,也只站在城頭上觀看而不敢派兵出城援助楚軍。楚軍的攻擊太厲害了,如山崩海嘯,似雷電交轟,這哪像是一支軍隊,倒像是一群撲向羊群的惡獅!秦兵開始退卻了。他們不得不退。自項羽救趙以來,與秦兵先后大戰(zhàn),已經(jīng)十次,秦兵無一不敗。章邯逃回城南大營,王離、蘇角勉強守住本寨,不敢露頭。
項羽乃使英布、龍且,往堵甬道,自攻王離、蘇角。離硬著頭皮迎戰(zhàn),只三個回合,被項羽用戟一撥,那王離手中的槍桿,陡向天空飛去,離只剩一雙空手,回頭欲跑,楚兵一齊趕上,把離打倒,活擒出寨。
蘇角見勢不妙,殺開一條血路,逃將出去,兜頭碰著英布、龍且,廝殺起來。王離之妻,隨夫出征,見夫被擒,自知必死無疑,索性放起火來,把營盤燒個凈盡,連自身也葬入火窟,變成一團黑炭。
項羽見秦營起火,吃了一驚,忙令將士后撤。隨火勢漸衰,秦營已成焦土,秦兵非死即降,各國軍將,方陸續(xù)趨出,求見項羽,愿共擊章邯等。
項羽獰笑一聲道:“嘻!此時才來見我嗎?”
聲如霹靂,嚇得各國軍將不寒而栗。正在此時,忽見兩員大將,用槍挑著一顆血淋淋的人頭,來到項羽大帳。原來是英布與龍且,斬了秦將蘇角,前來報功。猛聽著項羽喝道:“汝等各國將領(lǐng),不是要見我嗎?怎么還不進來?”
眾人一聽,嚇得魂飛天外,生怕項羽一怒,將他們殺掉,不由得雙膝一軟,跪倒在地,膝行而入,至項羽座前,俯伏報名,不敢仰視。約有半盞茶工夫,項羽才慢慢說道:“爾等乃是吾的友軍,不必行此大禮,請站起來敘話?!?p> 一連說了三遍,眾人方才站了起來。項羽道:“我與秦軍之戰(zhàn),諸位已經(jīng)目睹過了,秦軍雖敗,尚有二十余萬,下一步該當(dāng)如何?”
眾人異口同聲回道:“上將神威,古今罕有,章邯小丑,豈能是將軍對手?末將等唯將軍馬首是瞻!”
項羽道:“既承諸公見推,我有僭了,諸公且回營靜守,待有戰(zhàn)事,自當(dāng)通報?!?p> 眾人道了謝,步出營門,長出了一口氣。張耳亦在眾人之列,窩了一肚子氣,出得項營,徑奔陳余之營發(fā)泄,責(zé)余坐視不救,并問及張靨、陳澤二人。
陳余道:“張靨、陳澤勸余拼死,余以為徒死無益,他二人定要出戰(zhàn),余乃撥遣五千人隨其同往,果致全軍覆沒,兩人俱死,真是可惜!”
張耳將臉一沉道:“恐怕不是這般!”
陳余道:“依兄之見,難道張、陳二人被我加害不成!”
話不投機,二人叮當(dāng)起來,陳余一怒之下,解下印綬,拋給張耳。
此舉正合張耳之意,口中卻道:“是你自愿解職,并非我之所逼,你若反悔,還來得及?!?p> 陳余道:“男子漢!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何來‘后悔’二字!”
說罷,甩門而去。陳余既去,張耳身兼將、相,仍奉趙王歇還居信都,自引精兵兩萬,隨從項羽,往攻章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