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在中唐當皇帝

第071章 赤地炎都寸草無

我在中唐當皇帝 博帶青衫 2099 2021-03-11 23:45:00

  與白居易、元稹一共考中吏部科目選的還有一人名叫王起,他考中的是博學(xué)宏詞科。

  王起是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進士,同時他還是李寧護衛(wèi)王冰的叔叔。

  當初,李寧從東宮侍衛(wèi)中選了身材高大的王冰做護衛(wèi)。本以為他是武將世家能幫助于他,誰曾想竟出身于正經(jīng)的文官之家。

  直到王冰給李寧說他叔叔考中了博學(xué)宏詞科,李寧才得知。每年考中博學(xué)宏詞科之人就兩三個,韓愈考了三次都沒考上,沒想到王冰的叔叔王起竟然考上了。

  之前,李寧只聽王冰說他父親在朝中任個小官,并未仔細調(diào)查。王冰給李寧說了他叔叔的事后,李寧才上心,私下詢問了趙安。

  李寧從趙安口中得知,這王冰家可了得,竟出身于太原王氏。不過,他們家只是王氏旁支小戶,“安史之亂”時更是舉家逃難到江南,家底漸空,可以說是徹底沒落了。

  幸好王冰的祖父王恕從軍淮南,先后隨高適、李峘征戰(zhàn),又在崔圓、韋元甫賬下任職,因功升任正七品揚州倉曹參軍。但王恕早亡,留下三個兒子王播、王起、王炎。

  王播就是王冰的父親,王恕病亡后,王家自此一落千丈,貧苦無依。幸好王恕曾救過一名屬下,這名軍官常來接濟他們。王家三兄弟每次都把飯碗吃得干干凈凈。

  王冰的祖母出身書香門第河?xùn)|裴氏,悉心教導(dǎo)兄弟三人。寒門出多貴子,王播兄弟三人勤奮好學(xué),過目不忘,都成了大才。

  王播于貞元十年(公元794年)高中進士,隨后考中制舉賢良方正科。王起于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高中進士,王炎于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高中進士。兄弟三人從小孤貧,都很爭氣全考中了進士。

  然而王冰自幼愛刷槍弄棒,不喜文詞,王播升任侍御史后,他在四門館不學(xué)無術(shù),經(jīng)常逃課。

  當時李寧正好剛開了李紀書鋪,王段常帶人來搗亂??床粦T的王段的他挺身而出,幫助李寧教訓(xùn)了他。

  王段家是太原王氏的嫡系,而王冰這旁支比他大一輩。王段曾高傲地招攬于他,不過王冰不懈和他廝混,還戲稱他為世侄。后來,勢單力薄的王冰就被王段找一幫人給揍了。

  王冰那能受得了這氣,經(jīng)常和王段對著干,奈何他孤身一人總落下風(fēng)。李寧得知后就幫他用手段懲治了王段。

  李寧得知王冰一直想?yún)④?,就向太子李誦舉薦了他,所以,王冰才一直跟隨李寧。

  趙安是李寧父親廣陵郡王李淳安排的,他祖父是國子祭酒。李寧只得接受這文官的孫子,他又自己挑了勇猛好戰(zhàn)的王冰。

  李寧本想著他兩個侍衛(wèi)一文一武,好好培養(yǎng),日后必是平定藩鎮(zhèn),中興大唐的助力。

  李寧已經(jīng)結(jié)識韓愈、劉禹錫、柳宗元、白居易、孟郊、崔護等一大批文官了,武將就認識師傅李愬。他沒想到正打算悉心培養(yǎng)的王冰也是出身文官之家。

  幸好,不久后李寧發(fā)現(xiàn)趙安是正兒八經(jīng)的武將世家,但趙安隨后就去了安南幫助其父了。

  這年十月末的一天,李寧去集賢殿路上,突然看到內(nèi)坊門口值守的王冰滿眼血絲、一臉憤怒。他關(guān)心道:“冰哥之眼為何這般紅腫,可是有人欺負你?”

  王冰頓時別過頭去:“無事、沙子入眼了。”

  李寧覺得奇怪,拉著王冰到無人處詢問:“究竟何事,快快道來。”

  王冰低頭無奈道:“公子別問了,不是你能管得。”

  王冰這人從來都是樂呵呵的,李寧從未見他如此這樣,便好言道:“你只管說來,我必為你討回公道?!?p>  王冰這才慢慢道:“家父路遇京兆尹,李大人不肯下車避讓。家父僅呵責(zé)幾句就被其誣告欺壓官吏,現(xiàn)已貶出京師?!?p>  李寧聽后道:“京兆尹確實過分,你父也不應(yīng)呵責(zé),此事我來想法?!?p>  誰知王冰聽了李寧的話兩個紅腫的眼睛瞪得很大,不可思議地氣道:“不勞公子費心。”說完就大步走了。

  李寧愣在原地不知哪里得罪了王冰,自己還想好心幫他一把呢。李寧帶著疑問去集賢殿上學(xué)了。

  在集賢殿內(nèi),李寧將此事告訴了李珩的二兄李璋,詢問何故。

  李璋告訴李寧:“正三品以下官員,路遇御史,需下車回避。王冰之父并無過錯?!?p>  李寧這才明白。原來言官御史的地位這么高。他原來以為宋朝時言官地位才水漲船高。

  畢竟宋朝重文輕武,刑不上大夫,罪不及言官。李寧真沒想到,唐朝時御史言官的地位就已經(jīng)很大了。

  御史是替天子監(jiān)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等事務(wù),雖然官階不高,但可以上書彈劾官員,是清貴要職。

  王冰的父親王播是從六品的侍御史,從三品的京兆尹李實確實要避讓于他。兩人的轎子相遇,李實仗著皇帝李適的寵信堅決不讓,王播的呵責(zé)一點錯也沒有。

  京兆尹李實出身皇族,是唐高祖李淵的十六子道王李元慶四世孫,比皇帝李適還大兩輩。他曾跟隨唐太宗五世孫嗣曹王李皋為官,先后任江西府判官、蘄州刺史。

  李皋死后,李實任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行軍司馬。他因克扣軍費,惹怒將士,連夜用繩索出城,逃回京師。

  皇帝李適非但沒有怪罪于他,反而十分恩寵李實,將他升為司農(nóng)卿,檢校刑部尚書。李實因為去年豐收立下功勞,再次擢升京兆尹。

  不知是不是老天故意打擊皇帝李適,自從他在馬璘山池賜宴群臣,與民同樂后,數(shù)月來滴雨未下。

  京兆尹韋夏卿去年立下豐收大功,都被撤了職,貶成太子賓客。同時立下大功的李實接任京兆尹,強力鎮(zhèn)壓盜匪,抑制糧價,連四門博士韓愈都很看好他,全力討好。

  不過,這只是李實新官上任做得表面罷了。到七月份時仍未下一滴雨,田里的莊稼都旱死了。

  官員馬異此時寫了一篇《貞元旱歲》一詩,記錄了當時的慘狀,詩曰:

  赤地炎都寸草無,

  百川水沸煮蟲魚,

  定應(yīng)燋爛無人救,

  淚落三篇古尚書。

  這年夏天確實酷熱難耐,旱情極其嚴重。關(guān)中大地的莊稼旱死,無人相救。

博帶青衫

新書求收藏推薦!希望大家喜歡李寧、支持正版閱讀!   感謝未歸人、書店常去客、還再、諱莫如深、我還注冊不成昵稱了、羅破天等讀者昨日投了推薦票!   本書讀者群:770786318,歡迎大家進來討論!人好少,我哭了。   未歸人大佬,看這里,加讀者群呦!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