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紅薯提藤,開閘放水
草莓要來一波大促銷,若是成功,他的錢可能會翻倍!
現(xiàn)在的消費群體還是很龐大,也很給力的!
空間的黑土地升級,有些迫在眉睫了。
不過好在差的不多,這兩日就能完成一次升級。
想到草莓,沈毅就想到了四位伯母家,他們的田地應該都已經(jīng)準備好了。
自己得準備一批草莓新苗才行,五月份其實并不是適合栽種的。
但現(xiàn)在反季節(jié)的玩意兒多的是,市場早就已經(jīng)亂套了。
再說,他這些草莓苗,都是從空間中擇優(yōu)選出的!
在兩百倍的流速之下,這些草莓苗只會優(yōu)中擇優(yōu)。
選出來的草莓品種,必然是不會差,接下來栽種之后,只要自己定期的用靈泉水澆灌,那自然是問題不大。
自家的草莓地,外加四位伯母家的這幾畝大田出現(xiàn),算是初步的幫沈毅壓下了一些潛在的危機。
但這還遠遠不夠,畢竟自家的田地其實并不多。
村里雖然到處都是田,但現(xiàn)在每家每戶不可能全部種完,也種不完。
因為有太多的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人,精力畢竟是有限的。
除非這里有機械化的運作,但可惜不現(xiàn)實。
這種偏僻之地,機械化注定是難以實現(xiàn)的,其次路不通暢,這也是一大問題。
關鍵是,大家都靠著自己的雙手搞習慣了,請機械化的隊伍過來一趟,價格可都不便宜。
窮怕了,過慣了苦日子的人,他們還真的不舍得花這個錢。
與其花錢請人幫忙,還不如自己多忙活一陣,反正遲早都是會干完的。
以前沈毅一直沒想明白,能花錢解決的事情為啥大家都不愿意干?
可是后來漸漸的明白,他們或許不是不愿意,而是單純的舍不得。
賺點錢不容易,家里的收成本就不多,結果請別人機械化來干活,花費都快趕上收成了,誰能接受???
落后不能接受新事物,那就一直落后。
沈毅也想改變這一切,但很難。
一切的源頭,還是錢!
將空間中的草莓苗都準備好了之后,沈毅琢磨著,接下來是不是可以承包土地了。
反正村里荒廢的土地有太多都沒有種了,讓他們荒廢著不是個辦法。
自己利用他們的土地賺錢,他們也能收到錢,一舉兩得。
沈毅想了想,看來找個時間,得去找村長他們商議一下。
清晨!
夏日的朝陽總是來的早一些。
也就五點多的樣子,天色其實已經(jīng)看得清楚了。
沈毅早早的起了床,穿好了長衣袖,長褲,雨鞋,就扛著鋤頭出門了。
今早水庫就會開閘放水,這對于干涸許久的田地來說是救命之水!
不過,開閘放水是五點五十的樣子,距離還是有一段時間的。
沈毅扛著鋤頭來到了自己的田地,地面之上種著的是一壟壟的紅薯。
紅薯這玩意兒是高產(chǎn)作物,可用途徑也是非常廣。
但農(nóng)村好像可用途徑就是吃!
人吃,豬也吃!
雞這些家禽,有時候也是不挑食的。
沈毅還是比較喜歡吃烤紅薯的,越是甘甜的紅薯,在烤出來之后就越是香味誘人。
每年冬天的時候,若是不吃上幾顆,那都不舒服。
當然,紅薯吃多了容易放屁!
將鋤頭放在一邊之后,沈毅看著翠綠翠綠的紅薯藤,將它們輕輕的提起再放下。
不同的人栽種,有不同的方法。
提藤是為了提高產(chǎn)量。
以前的時候,大家都是翻藤,翻藤和提藤的爭議也是頗多。
但沈毅更喜歡提藤,因為翻藤等于是將紅薯藤給扭轉了,損傷還是有的。
植物都是向陽生長,綠葉得進行光合作用。
翻藤之后,綠葉要重新向陽,葉子再度翻轉過來難度還是不小。
同時力度掌握不到位,還得損傷藤。
可是提藤,就不會有這種影響,根莖輕輕一帶就脫離了土壤,減少了與主根爭奪養(yǎng)分的機會。
這樣,紅薯的產(chǎn)量還有個頭,都會增大很多。
提藤是個看似簡單,但是廢腰的活兒。
干的久了,有時候眼睛發(fā)黑,一時間都還直不起來。
等到他將這一切都干完之后,腰背的酸疼感,讓他許久都不想再邁出第二步。
揉了揉自己的腰子,沈毅選擇左三圈右三圈的扭一扭。
時間也差不多了,沈毅扛著鋤頭就直奔水庫。
水庫很大,環(huán)山而建。
每次開閘放水的時候,也得確保出水口附近沒有人畜這些東西。
沒問題了,這才能放水。
當沈毅趕到的時候,村里的那些村民,早就已經(jīng)等候多時了。
三兩成群的站在一起,說著家里長家里短的閑話。
沈毅來了之后,但凡是遇到熟悉的人都會笑著打招呼問好。
這是基本的素質(zhì)問題!
當然,這些長輩也喜歡逗沈毅,說他都這么大,啥時候把女朋友給帶回來看看之類云云。
沈毅每次只能笑著說還沒找,他們就偏不信。
說這么個俊俏的小伙子,又是大學生,肯定有大把漂亮的女孩子喜歡,肯定是不敢?guī)Щ貋恚?p> 總之,這些長輩說起來,也就這些話能打趣一二。
沈毅都不是太介意的。
“請各組各農(nóng)注意,水庫即將開閘放水,不要爭搶,不要打架,放水為期兩天,大家都能灌溉到。”
村里的廣播響起。
沈毅等人都看向了出水口的方向。
以前沈毅覺得,不就是灌溉農(nóng)田嗎?
怎么可能還會打架呢?
事實上,真正因為搶水這點小事打架的村民,當真是不在少數(shù)。
他也不是很明白,明明輪著來大家都能等到,可為什么就非得爭個第一才行?
有時候這種東西,真不是三言兩語說的清楚的。
哪怕你解釋的再清楚,他們該爭的還是爭,該搶的還是搶。
沈毅這一組之前也是老樣子。
大家雖然爭得面紅耳赤,可是還不至于動手動家伙。
后來,大家的兒輩、孫輩都讀了書,回來之后帶著搞了幾次,就慢慢的融洽了很多。
父輩祖輩他們這些人,都是從最貧苦的時期活過來的。
那個時候就算是一粒米,那都是彌足珍貴。
家里的兄弟姐妹越多,大家每一頓吃到的糧食就越少。
在讀書的時候,還得幫著家里干活掙錢。
所以就有了搶文化。
沒辦法,他們都是在那個環(huán)境下長大的,已經(jīng)爭習慣了。
一切都融入到了骨子之中,讓他們完全放下是不可能的。
也就最近這些年,大家都分好了,而且發(fā)現(xiàn)每次都能灌溉到足夠的水,這才少了爭奪的勢頭。
但饒是如此,還依舊都會簇擁上來。
“開閘放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