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8日,埃伍德公園球場。
布萊克本主場。
全場死寂,獨騎奔騰!
藍色的旗幟之下,米多面色猙獰,放聲怒吼,他雙拳高舉,斗士一般昂然挺立!
在他身后,是狂奔過來的曼徹斯特隊友們!
他們?nèi)缤坏赖浪{色洪流,最終匯聚在巴頓這個點上。
身前,是客隊曼徹斯特的球迷們,他們清一色藍色球衣,讓大地都印成了天空的模樣!
最先跑過來的永貝里,牢牢攥住米多的肩頭,晚一點的特拉貝爾西,更是興奮地一躍而起,騎到了兩人身上……
隨后奔跑過來的隊友們,紛紛擁抱在了一起……
“該死,誰拽我球褲!我今天沒穿內(nèi)褲!”
“變態(tài)啊你,居然不穿內(nèi)褲!”
“我也沒讓你拉我球褲??!”
……
伴隨著嘻嘻哈哈的聲音,眾人好一會兒才散去。
現(xiàn)場大屏幕上打出了比分,曼城1:0布萊克本,進球者:米多!
時間86分鐘!
客場對布萊克本的第五輪聯(lián)賽,曼城遭遇了布萊克本的頑強狙擊!
布萊克本眾志成城,頑守不出!
他們打定了主意,只要拿一分就行了。
有的時候,有自知之明,也是個優(yōu)點。
但是有自知之明,有時候卻擋不住實力的巨大差距。
全場比賽,布萊克本只有開場時,象征掙扎了一下,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所有人都想到曼城會獲勝,但是沒人想到,曼城會用這種方式獲勝。
就連聞名于世,最沉迷于控球的巴塞羅那,也對曼城的控球感到吃驚。
85%比15%。
這是比賽結束后,雙方統(tǒng)計出來的控球率。
“這完全是一場大人和小孩之間的比賽?!辟惡螅驳希窭兹缡钦f道。
人們想到了曼城會獲勝,卻沒想到曼城獲勝方式,是如此的喪心病狂。
除了開門球、開中場球、扔界外球,布萊克本沒有過任何的控球機會。他們的傳遞,沒有一次超過三腳球。全場比賽,曼城射門數(shù)超過三十次,但是卻僅僅收獲一個進球,還是米多的遠射。
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這30次射門中,有超過20次,都是記在舍甫琴科名下的。
“我不明白曼城為什么會采取這么極端的方法……刷進球數(shù)嗎?就算刷進球數(shù),找薩馬拉斯也要比舍甫琴科強吧?至少希臘人到現(xiàn)在還有三顆進球入賬?!?p> “是為了凸顯舍甫琴科浪射王的潛質(zhì)嗎?這對烏克蘭核彈頭來講,并不是什么好方法!”
“我猜舍甫琴科肯定沒少往鄧肯家里跑,鄧肯家里現(xiàn)在估計堆滿了腦白金……”
解說員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疑惑、不滿、挖苦……
就算是親兒子,也沒有這么明顯的戰(zhàn)術傾斜力度吧……
如果不是米多的那一腳遠射,布萊克本怕是已經(jīng)成功帶走1分了。
鄧肯對于讓舍甫琴科進球是如此的勢在必得,以至于輸了球的布萊克本主教練,在握手的時候洋洋得意:“可惜他沒進球哦……”
“大概是對手太弱,提不起興致吧?!编嚳喜聹y。
“……”
賽后,媒體們對鄧肯對舍甫琴科的“鐘愛”,進行了抨擊。作為一名主教練,鄧肯這么做,完全是一種非理智的行為。
已經(jīng)有傳言,說鄧肯其實是個GAY,而他已經(jīng)暗地里“愛慕”烏克蘭核彈頭良久了……
證據(jù)就是鄧肯現(xiàn)在沒有女朋友,而舍甫琴科的妻兒留在切爾西。
這么看來,這個同性戀說,倒也不是沒有根據(jù)。
很快,借著英格蘭媒體之口,“同性戀門”愈演愈烈。
甚至有人拍到鄧肯和舍甫琴科兩人“出雙入對”……
不過這件事情,很快就被平息了。因為在某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一群憤怒的“女倔驢”們撬開了最先散發(fā)“同性戀門”的那家報社,把那位體育記者的辦公桌給砸了個稀巴爛……
事后,曼徹斯特球迷團體“倔驢”,宣布對此事負責。
雖然事后警方逮捕了數(shù)名當事人,但是在鐵與火中,“倔驢護衛(wèi)隊”的名號就誕生了。
風暴的中心,是平靜的。
鄧肯倒是沒受什么打擾,外部炒的很厲害,曼城俱樂部內(nèi)部卻很平靜。
戰(zhàn)術方面,曼城俱樂部并不是個一言堂,只不過每次鄧肯的提議,都是百分之百通過罷了……
最近鄧肯確實和舍甫琴科見得很勤,原因在于鄧肯要把舍甫琴科這顆棋子給“嵌入”四象陣法。
事實證明,非常困難。
四象陣法中,四名球員具有很高的默契度,這就造成了高傳球準確率。
舍甫琴科是個球商很高的球員,但是依然很難和系統(tǒng)中的球員形成固定的默契。
鄧肯強行讓舍甫琴科介入,只能讓陣法運行不良。
對布萊克本的高控球率就是個表現(xiàn)。
事實上,雖然具有高控球率,但是整場比賽,曼城真正有威脅的傳球卻不多。有時候為了等待舍甫琴科,陣法中的球員要停球等待,反而延誤了時機。
等到舍甫琴科跑到位了,空當就沒有了。
因為空當?shù)拇嬖冢簿褪悄敲磶酌腌姷脑颉?p> 所以鄧肯才要經(jīng)常與舍甫琴科見面,研究對方的特點,然后制定出正確的“嵌入”方法。
現(xiàn)在看來,進展不大。
鄧肯也不能明確向舍甫琴科說明“四象陣法”這種事情的存在,只是隱晦表示,另外四個人具有無與倫比的默契。
這樣憑空生出來的默契,確實是個難題。
印有球場底圖的A4紙一張又一張的被扔到桌子底下,一個又一個思路被否定了。
舍甫琴科有時候也會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從球員角度提出一些建議,但是都被鄧肯否定了。
直到舍甫琴科拿起一張被鄧肯扔出的底圖,突然提出一個觀點。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舍甫琴科道,“設置一些固定的套路,然后把這些套路運用成熟。那么在比賽中運用出來,豈不是也能達到高度默契的作用嗎?”
這個解決方法,其實是一個投機取巧。既然要把舍甫琴科嵌入四象陣法,其實要求的就是默契。那種無時無刻不在的默契,確實不現(xiàn)實。但是如果把這種默契局限在一個范圍內(nèi),定格在某一個瞬間,相信“完美嵌入”會成為可能。
一道閃電,從鄧肯腦海中劃過,讓他陷入了狂喜。
能決定一場比賽的時間,其實僅僅是進球之前的幾秒到十幾秒。只要設定一些套路,讓足球在約定的時間出現(xiàn)在約定的位置,這個時候,就能體現(xiàn)出默契了。
當天晚上,鄧肯徹夜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