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崇禎大帝

第14章 吏部尚書請辭

崇禎大帝 明洋天水 2052 2015-11-21 15:28:12

    頓了一下,楊毅開始講他的故事:“在十多天前,我和王承恩以及幾名護衛(wèi)還在徐州以北連夜趕路。有一天晚上,突然暴雨來臨,我們沒有地方躲雨,大家就在路上跑。突然看到前面有個爛草棚,于是我們幾個人就跑了草棚躲雨。在我們剛剛躲進草棚后,雨勢就突然變得更大了,是那種特別大的特大暴雨。我心想運氣太好了,剛剛躲進了草棚暴雨就來了,今天實在運氣不錯?!?p>  “這時候我也顧不得皇帝的身份,也顧不得這草棚有多破爛、有沒有人住過、干不干凈了,只要能避雨就行。然而,因為暴雨下得實在太大,這個破敗的爛草棚在暴風雨中搖搖欲墜,似乎一不注意,就要整個倒塌了似的。這時候我們所有人就齊心協(xié)力去扶住草棚的柱子,不讓它倒塌。因為它要是倒了,連同我這個皇帝在內(nèi),所有的人都會變成落湯雞!”(輕笑聲)

  “在這種情況下,我很是感慨!各位,你們說,是我們需要這草棚避雨,還是草棚需要我們來保護它不倒塌?我想,大家都明白,是我們需要這草棚!這個草棚就是我們的國家,再破在爛也是我們的家,再窮再破,也是我們的家啊!我們要愛她!不能因為她現(xiàn)在爛了,破了,我們就背叛她。像范文程、洪承疇這樣助紂為虐、幫助滿清韃虜進攻中原,欺壓漢族同胞的漢奸,人人得而誅之,大家不要學他們。”

  …………

  楊毅的演講整整持續(xù)了一個多時辰,聽起來很像是說教,但奉天殿內(nèi)卻沒有一個人感到無聊,所有人都聽得聚精會神。因為,崇禎帝給他們講了許多他們不曾想過的問題,改正了許多看似理所當然,實際上是錯誤的觀點。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大明是所有大明子民的大明”,“愛國分兩種,一種是積極愛國,一種是消極愛國”……

  皇上嘴中說出來的一個一個新觀點、新論斷,讓殿中數(shù)百人振聾發(fā)聵、耳目一新。很多人心中有愧,被楊毅說得低下了頭顱;也有些一向忠君愛國的,被楊毅說得熱血澎湃,恨不得馬上散會,將滿腔熱血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實際行動表達他們的愛國情懷。

  當楊毅演講完成后,殿中所有人全部心悅誠服地下跪,高呼:“皇上英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p>  楊毅吩咐,朝會結(jié)束后,大家回去要盡力的宣揚忠君愛國思想,宣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觀點,要讓天下官民全部振作起來,投入工作中,為將來北伐做準備。

  大朝會結(jié)束后,六部尚書、左右侍郎,各省巡撫、布政使、都指揮使等三品以上大員留下繼續(xù)開小朝會,其他官員和民間代表均退朝出宮。人數(shù)一下少了大半,余下的人不到50名。

  隨著四品官員和民間代表的離開,崇禎帝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等口號也迅速傳揚了開去。大明朝廷戰(zhàn)敗、首都北京失陷、皇帝南逃的陰霾也迅速消散,江南各省官員百姓迅速恢復士氣,積極投入工作,隨時準備支援崇禎皇帝的北伐戰(zhàn)爭。

  四品以下官員和民間代表離開后,殿中留下的40多名三品以上官員才是目前南京朝廷真正的大員。其中有司禮監(jiān)提督兼錦衣衛(wèi)指揮使王承恩、南京兵部尚書兼五軍都督府總督史可法、禮部尚書錢謙益、應(yīng)天府尹凌義渠、鳳陽總督馬士英、瀘州總兵黃得功、武昌寧南伯左良玉等,全是目前明朝尚存的中堅力量。

  其中有些人,楊毅通過查詢IE資料得知,他們在原來的歷史上不久就會投降清朝,當了漢奸;而有些人,則一直跟隨南明朝廷抵抗清朝到戰(zhàn)死為止。但是,現(xiàn)在楊毅自己都立足未穩(wěn),還不能大動干戈,去動那些未來會投降滿清的官員。

  而且,這些后來投降滿清的人,其中大多數(shù)其實是墻頭草,并不是說將來就一定會投降清朝的那種?,F(xiàn)在崇禎未死,而且平安抵達南京,這些人中的絕大部分,應(yīng)該都不會輕易向敵人投降,除非崇禎帝完全抵抗不住清朝的進攻。

  因此,楊毅不想用還未發(fā)生的事來定這些人的罪,只是自己暗中加以提防罷了。

  這些大臣在歷史上的所作所為,楊毅都心中有數(shù)。哪些是經(jīng)過歷史證明的忠臣、漢奸,哪些是能臣、庸才,楊毅都可以通過萬能的IE查個一清二楚。再結(jié)合韓贊周的那份情報,江南文武百官大多數(shù)人的情況都已經(jīng)被楊毅掌握清楚了。他會在掌握住南京朝廷后,再慢慢的提拔能臣、忠臣,打壓漢奸、庸才,現(xiàn)在卻不適合搞得滿城風雨。

  四品以下官員都離開后,史可法第一個站出來上奏道:“啟奏陛下,以前南京皇宮未有皇族居住,未設(shè)親軍都尉府?,F(xiàn)在南京成為臨時首都,陛下的行在,臣認為當盡快設(shè)立親軍都尉府,以護衛(wèi)南京城以及皇宮安全。”

  楊毅點了點頭,道:“皇宮安全就由王承恩統(tǒng)領(lǐng)的錦衣衛(wèi)負責,南京城則從現(xiàn)有南京及各地軍隊挑選精兵強將,組成禁衛(wèi)軍,負責南京城及應(yīng)天府內(nèi)所有軍務(wù)。原有的南京城衛(wèi)軍挑選禁衛(wèi)軍后剩下的官兵,向江北四鎮(zhèn)調(diào)撥,加強江北防御。此事由史可法、王承恩共同負責,人數(shù)暫定為兩萬,直接向朕負責?!?p>  “遵旨!”史可法和王承恩應(yīng)了一聲。

  然后,年近八十,大概是在場官員中歲數(shù)最大的南京吏部尚書李良志顫顫巍巍地站了出來,上奏道:“啟奏陛下,微臣年歲已大,耳不聰、目不明,以往南京吏部無事可做,還可安心養(yǎng)老。現(xiàn)南京成為臨時首都,吏部肩負考察、遴選、升調(diào)江南文官之重責,臣無力勝任,特此請辭!”

  【明洋天水-作品,新人新書求收藏、求推薦票、求會員點擊?!?p>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