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內(nèi)閣組建起來,那處理朝政就更加不用楊毅過問太多了,還能更加科學的進行管理。而黃道周的身份、能力、遠見卓識,以及今年才59歲的年紀,完全可以勝任楊毅的第一任內(nèi)閣總理。
因此,在眾位大臣驚訝的目光中,楊毅竟然點頭同意了高弘圖的提議,而且這樣說道:“黃道周乃儒學大師,更是敢于直言犯諫的忠君愛國之士。前些年,朕不聽黃愛卿忠言,以致今日之失,朕深有悔意。今高弘圖推舉黃道周出任禮部尚書一職,深合朕心?!?p> 殿中數(shù)十位大臣不由目瞪口呆:不知在北京一向強勢、獨斷專橫,聽不進任何意見的崇禎帝為何會變得如此深明大義。但是,黃道周的學識、人品,卻是天下無人不服。由他出任禮部尚書,也沒有人能拿出反駁的理由來。反而,大多數(shù)忠君愛國的大臣都對這個任命樂見其成。
而高弘圖更是一下子改變了對皇上的觀感。
黃道周是人才,沒錯;也是高弘圖的好友,更沒錯;但這都不是高弘圖推舉黃道周出任禮部尚書的理由。高弘圖舉薦黃道周出任禮部尚書,就是因為知道黃道周和崇禎皇帝以往的過節(jié),就是想看一看皇上經(jīng)過了北京的失敗,現(xiàn)在到了南京,有沒有認識到自己以前的錯誤,改過自新。
而現(xiàn)在皇上盡然同意一個一向跟自己作對的人來出任禮部尚書,可見皇上真的改變了很多,而且是朝著好的方向改變。高弘圖決定,以后一定要當好這個右都御史,盡忠職守,給皇上、給各部署主官時時提醒,不要讓大家犯錯誤。
于是,高弘圖和眾位大臣紛紛大聲道:“皇上圣明!”
楊毅知道黃道周現(xiàn)在在哪里,于是對司禮監(jiān)提督王承恩吩咐道:“王承恩,你代表朕去一趟福建,親自請黃道周出山,赴任南京禮部尚書一職。就說朕已改過自新,今后必將近忠臣、遠小人,兼聽旁證,小心謹慎,不再犯前些年的那些錯誤了。請黃道周出山輔佐于朕,收復(fù)北方,平定天下!”
王承恩出列道:“臣遵旨!”
禮部尚書的人選選定后,楊毅繼續(xù)問道:“還有戶部尚書一職空缺,各位也給朕推薦一個?”說完,楊毅對宋應(yīng)星使了個眼神。
這幾天,楊毅偶爾會去工部溜達一下,跟宋應(yīng)星討論一些問題,提供一些科學研究上的理論思路和技術(shù)指導(dǎo)。
特別是機械鐘表的研制,大家以前都沒這個概念,完全找不到頭緒。楊毅根據(jù)自己查到的資料,給那些工匠師傅提了一些研究方向,給大家省了很多時間,也解決了很多技術(shù)上的實際問題。
而宋應(yīng)星也對皇帝佩服得五體投地,早已向楊毅表了忠心。楊毅看他比較可靠,也跟他講了自己心目中的戶部尚書人選,讓他在合適的時機提出來。
今天,高弘圖被楊毅借故貶謫到了都察院,自然就是楊毅所說的合適的時機了。宋應(yīng)星現(xiàn)在唯皇帝馬首是瞻,加上皇上還給他打了個眼神,自然知道該怎么辦。
于是,別人還在心中思量該推舉誰來當戶部尚書的時候,作為工部左侍郎的宋應(yīng)星就已經(jīng)出列發(fā)言了。
只聽宋應(yīng)星大聲道:“稟皇上,戶部掌管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大權(quán),實乃國之銀庫。戶部豐,則國富;戶部貧,則國窮。朝廷無論做什么事,都離不開錢糧二字。因此,微臣認為,戶部尚書一職,既要懂得合理支用錢糧,也要懂得開源節(jié)流,不能一味的被動等待全國各省上繳財稅。如此,微臣推舉浙江布政使喬承詔出任戶部尚書。”
喬承詔,萬歷八年生(1581年),萬歷三十八年進士,現(xiàn)任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相當于浙江高官。今年63歲,從二品的大員。無論從資歷、年齡,還是品級、職務(wù)上來看,宋應(yīng)星推舉喬承詔出任戶部尚書,沒有任何人能有合適的理由來反駁。
更加重要的是,根據(jù)韓贊周的情報和自己查到的資料,喬承詔的為官經(jīng)歷非常合楊毅的胃口。
喬承詔一直都是在地方政-府任職,從縣丞、知縣,到知州、知府,再到參政、布政使,幾乎全是地方首長、副首長的職務(wù)。中途只在中央部署呆了一兩年熬資歷,其他官場生涯全是在地方首長任上渡過的。
喬承詔每到一地,必定大力扶持工商業(yè),增加政-府稅收,降低農(nóng)民負擔。最近五年,喬承詔上任浙江布政使以后,浙江工商業(yè)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市場繁榮,成為明朝向海外出口最重要的一個市場。浙商每年從海外貿(mào)易上賺取的利潤,超過一千萬兩白銀,其中有上百萬,以稅收的形式流進了浙江政-府的口袋。
所以,江浙一帶的商人,非常富有。除了沿海商人頭腦靈活,善于經(jīng)營外,一省長官的執(zhí)政思路也在其中起到了非常積極的影響。如此規(guī)模的工商業(yè)生產(chǎn)和海外貿(mào)易,后世的歷史書上說明朝末年的沿海各省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絕對不是空口無憑的。
他覺得,喬承詔的思想很開明,有資本主義國家政-府首長的風格,用他當戶部尚書,應(yīng)該可以遵照自己的思路對全國工商業(yè)進行大力的扶持。因此,楊毅在產(chǎn)生了撤換戶部尚書高弘圖的想法后,就從數(shù)十位有資格擔任戶部尚書的備選人中,選中了這位喬承詔。
另外,除了喬承詔思想開明、支持工商業(yè)的執(zhí)政思路外,楊毅看中的還有喬承詔的另一個身份,就是他東林黨人的身份。
不管東林黨在明末扮演了什么角色,富國強民也好、敗壞朝政也罷,總之是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別的不說,就在南京六部,除了原禮部尚書錢謙益以外,六部的十二位侍郎中,包括吏部左侍郎呂大器在內(nèi),東林黨就有五個人,差不多占了一半。侍郎以下的郎中、主事,更是不計其數(shù),屬于東林黨派系的就更多了。
【明洋天水-作品,新人新書求收藏、求推薦?!?p>